业界
站在线控转向投资风口,耐世特市值节节走高
在竞争高度激烈的汽车市场,智能驾驶已成为购车参考的核心标准之一,而智能化趋势下线控转向应时而生,尤其是特斯拉Cybercab车型搭载的线控转向系统首次彻底取消机械连接,令线控转向站上了投资风口。
政策也在加大支持力度,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作为线控转向的引领者,耐世特先发优势具备产品以及技术实力,已和特斯拉以及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达成线年投产交付,而今年以来该公司近两年业绩表现也不错,获得了资本青睐,市值升幅达120%。然而相比于2018年的高位该公司估值仍缩水超60%。
在线控转向风口下,耐世特具备投资价值吗?
站上行业风口,2026年将交付SBW订单
智通财经耐世特主要经营转向系统产品,包括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转向管柱与中间轴、传动系统以及电驱动以及软件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该公司在 EPS和SBW方面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其中SBW产品是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
SBW取消中间传动轴,方向盘与转向机构之间只有电线连接,完全通过电信号传输控制指令,转向机构与驾驶员无直接物理力矩传输路径。SBW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重要条件,在自动化驾驶等级L0-L5级中,L2级以上则为高阶智驾,L3级及之后不需驾驶员介入,完全由系统控制,为SBW的主要市场。
如前文所言,工信部已发布政策指出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给SBW行业注入定心丸,2025年下半年有望开启SBW的规模投产元年。而耐世特是SBW头部供应商,具备较强的技术先发优势并享受大规模量产经验所带来的产业地位,随着线控转向行业落地速度不断加快,该公司也将充分受益。
该公司于2022年获得第一笔SBW订单,主要客户为特斯拉,2024年首次获得国内车企的SBW订单,及获得国内两家车企后轮转向订单,此外,公司也首次获得用于L4级MaaS应用的SbW订单。目前,公司在手定点已达到6个,计划在2026年投产交付,有望驱动业绩释放。
当然,转向市场的玩家也都纷纷开展线控转向的布局,包括采埃孚、耐世特、博世、捷太格特及舍弗勒等均积极开展研发,耐世特是首个SBW商业化应用的供应商,随着技术成熟,在产品技术趋同下,耐世特也将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不过当前L3级政策尚未推广,当前主流转向系统仍是EPS,而在这一块,耐世特拥有扎实的基本盘。
基本盘稳固,亚太区表现抢眼
从行业现状来看,目前汽车行业自动化水平基本在L2级及以下,新能源汽车普遍都来到了L2级,小鹏MO3将L2级打至10-15万元区间,在乘用车中,EPS搭载率近乎100%,而在商用车中,基本为HPS及EHPS广泛应用。耐世特在乘用车以及商用车领域,主流的应用产品市场份额稳固,且处于龙头地位。
EPS是该公司的核心产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5.25亿美元,同比增长8.57%,收入占比68%,相比于往年进一步提升,收入增长贡献达84.2%。该业务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及亚太区,期间收入分别为7.04亿美元及4.72亿美元,合计业务贡献77.11%。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中国市场需求,亚太区收入增速达19.65%。
耐世特具有丰富的EPS产品矩阵,能够满足不同车企在各个价格带的需求,并基于自身的丰富 EPS 产品,耐世特提出了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进一步提供了经济高效、可扩展的平台设计,其灵活性可满足各大整车厂的广泛需求。该公司市场龙头地位稳固,在北美市场份额第一,在中国以16%的份额仅次于博世。
在新增订单中,EPS订单金额占比超过65%,今年上半年新获订单15亿美元,包括中国车企的国内和海外业务、欧洲车企的双小齿轮EPS和后轮转向订单等,公司维持全年50亿美元订单目标不变。之所以有这底气,除了产品龙头地位外,该公司拥有三大稳定客户,最大客户通用汽车贡献收入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达34.39%,而其他两名客户分别贡献18.5%及15.6%,三大客户合计贡献68.5%,往年基本在70%上下窄幅波动。
稳固的基本盘为该公司盈利提升带来足够安全边际,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经调整的EBITDA为2.3亿美元,利润率10.26%,同比提升0.86个百分点,其中贡献最大的为亚太区市场,经调整的EBITDA利润率达16.85%,利润贡献超过50%。虽然盈利能力近几年有所提升,但该公司股东回报率仍相对较低,2025年年化仅为6.1%。
基本盘稳固,亚太区表现抢眼
从行业来看,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共振下,线控转向行业将迎来规模商业化时代,尤其是Robotaxi球落地加速线控转向商业化进程。北美和中国是场景落地的两个核心市场,在北美,包括特斯拉及Waymo均在美国多个城市推出了付费的Robotaxi服务,而在中国,以小马智行为代表的也在加大国内及海外的Robotaxi市场布局。
根据国信证券研报,2025年开始线年国内线 亿元,全球线亿元,而国内线%水平。耐世特前瞻性的布局,且已有订单落地,于2026年投产交付或将成为最先吃到螃蟹的龙头供应商。
从各大投行观点看,基本保持看好态度,比如大和研报认为耐世特将线控转向及相关软件整合至车辆的线控系统,已在今年上半年获得多个订单,并在过去数年持续降低成本及改善利润率,料集团未来的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重申“跑赢大市”评级;中金研报认为中国车企的线控车型量产速度或领先全球,耐世特后续有望获得更多新定点,另该公司利润率进入修复周期,上调目标价至8.4港元。
总的来说,在线控转向的投资风口上,耐世特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以及先发优势,已有多家车企订单并将实现产品上车,有望打造新的增长点。此外该公司基本盘稳固,现阶段主流应用EPS在北美及中国市场份额稳居龙头,三大核心客户保障收入增长,今年亚太区收入高增,尤其是中国市场,持续推动利润率的提升。
2026年,该公司的收入结构预期将发生变化,SBW收入将占据一定的比重,而该公司的市场收入结构也将倾斜于美国及中国市场。基本盘的稳定性加上新增长点的打造,估值偏低,投行也看好,该公司市值有望进一步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