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亚盛医药-B中报观:年内股价翻倍上市新高不断刷新,双“十亿美元分子”打开估值天花板
近日,亚盛医药-B盘中股价触及95.35港元,刷新公司上市以来股价新高。至此,公司年初至今股价已翻倍,涨幅高达100.88%。
智通财经认为,亚盛医药的持续拉升的股价走势无疑就是本轮港股创新药牛市的最具象化体现。虽然近日出现技术性波动,但整体走势来看,亚盛医药的股价与市值依旧未触及本轮行情顶点,仍有巨大的持续走高空间。
原因在于,与2015-2021年的上一轮创新药牛市靠政策驱动不同,本轮港股创新药行情的核心驱动因素更看重企业本身,“硬核创新—全球化变现—业绩验证”成为研判创新药企“投资确定性”的关键逻辑,而这正是亚盛医药实现年内股价翻倍的重要原因,也是投资者分析公司新出炉的2025年中期业绩的出发点。
双“十亿美元分子”带来的高投资确定性
“硬核创新—全球化变现—业绩验证”这一逻辑之所以对亚盛医药高度适用,便在于公司核心品种耐立克®的表现已珠玉在前。
从亚盛医药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报数据来看,报告期内,亚盛医药实现收入人民币2.34亿元。其中,耐立克®当期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约93%。并且公司现金流持续获得改善,保持稳健充沛。截至目前,公司总货币资金存量超30亿元。
不论是该药已上市的所有适应症均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还是公司与武田制药就耐立克®达成总价达13亿美元的具有“高首付、高里程碑、高分成”的BD交易,亦或是为耐立克®开辟更广阔的适应症赛道,都验证了亚盛医药具备强劲的国际商业化水平,以持续挖掘一款“十亿美元分子”的全球变现潜力。
而这也是让投资者足以相信在亚盛医药推动下,新上市的利生妥®有望复刻耐立克®成功路径的原因。
7月10日,亚盛医药1类新药利沙托克拉片正式获批上市,成为国内获批的首款国产BCL-2抑制剂。得益于亚盛医药强劲的商业化能力推动,7月25日,获批仅15天的利生妥®便在全国多地开出首批处方单,并正式开始在多省市供药。
智通财经作为首个在国内获批上市的国产原研Bcl-2抑制剂,同时也是近10年以来全球第二个上市的Bcl-2抑制剂,利沙托克拉已在此前披露的临床数据中验证了其在CLL/SLL患者中具备单药和联合治疗的BIC潜力,而亚盛医药在今年ASCO年会上披露的利沙托克拉最新临床数据,则进一步验证了其在维奈克拉临床失败的适应症上的良好治疗效果和成药预期。
除此之外,利沙托克拉还在多种血液瘤和实体瘤治疗领域都存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潜在治疗优势。
例如,在今年ASCO年会上,利沙托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治疗初治或既往接受过维奈克拉治疗的髓系恶性肿瘤患者的Ib/II期临床试验的最新研究,获选口头报告。其研究成果验证了利沙托克拉在恶性髓系肿瘤治疗中兼具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显示出其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和疗效优势潜力。
而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利沙托克拉同样通过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兼具显著的治疗潜力和卓越的安全性,填补了Bcl-2抑制剂在该领域的治疗空白。
2024年全球血液恶性肿瘤治疗药物市场规模达400亿美元,2024-2029年CAGR增长达6%。以维奈克拉为例,其2024年销售额达25.8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6%,足以从侧面看出全球市场对Bcl-2抑制剂的庞大未满足需求。参考维奈克拉市场表现,利沙托克拉未来经过全球化销售爬坡后超20亿美元的确定性正逐渐增强。
并且,考虑到其还展现出了在克服维奈克拉耐药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在MM、MDS领域的持续突破,未来峰值销量超越维奈克拉的预期越来越大,有望与耐立克®一道成为持续增厚亚盛医药全球收入利润的“重磅炸弹”。
加速差异化创新,Biopharma价值获进一步验证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亚盛医药确认研发投入达到5.29亿元,强劲收入增长与现金流储备,为公司带来的创新研发端的强支撑。在强劲研发下,目前公司正加速差异化创新,公司Biopharma价值获进一步验证。
创新研发管线方面,亚盛医药现已拥有耐立克®和利生妥®两款具备十亿美元分子潜力的商业化核心产品,还有诸如APG-115、APG-1252、APG-5918潜在的FIC/BIC在研产品,且其相关临床进展均在多个国际权威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公布。此外,公司还通过在全球的478项授权专利,以及其中的342项海外授权專利构筑了强大的全球知识产权布局。
在核心品种的持续性研发方面,今年上半年,亚盛医药加速了耐立克®在全新适应症领域的拓展性研究。例如,3月份耐立克®获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新诊断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这是该药第三次获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也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Ph+ ALL的TKI药物,市场确定性较强。
此外,耐立克®联合利沙托克拉在AML临床前模型中克服维奈克拉耐药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这两款药物联合在T-ALL中的效果相关研究也同时入选了今年的AACR年会。
在利生妥®的拓展性研究方面,近日亚盛医药宣布利沙托克拉联合阿扎胞苷一线治疗新诊断的HR-MDS患者的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获美国FDA和欧洲EMA同意开展。作为利生妥®在欧美监管机构获批的第二个全球III期研究,GLORA-4在多国家多中心同步入组,有望加速其在全球市场的上市进程。
得益于亚盛医药的差异化创新研发的持续推进,耐立克®和利生妥®两款重磅创新药均获纳入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系列指南。其中,利生妥®是首次获纳入CSCO指南,并且是唯一获得指南推荐的中国原研Bcl-2抑制剂。而耐立克®则获得了
除了差异化创新研发加速外,亚盛医药也在国际化企业管理以及资本层面推动公司走向全新高度。
今年7月8日,亚盛医药宣布了两位资深高管的加入。其中,新担任亚盛医药全球企业发展&财务高级副总裁的黄智引发市场关注。据智通财经了解,在加入亚盛医药之前,黄智在百济神州任职,担任百济神州大中华区和亚太区首席财务官、全球技术运营和全球商业财务负责人,擅于通过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及合理的全球布局资源优化,持续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而在官宣高管加入后的一周内,亚盛医药再次宣布拟先旧后新方式配售2200万股,募资约15.09亿港元,其中用于商业化工作及全球临床开发的资金占比达到75%。
显然,在第二款“十亿美元分子”顺利上市后,亚盛医药已迈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不论是资深高管的加入还是进一步配售融资,都将将为公司的全球商业化征途以及差异化创新再添战略引擎,极大助力公司的全球创新药市场的持续开拓与国际化企业管理的全面提升。
从宏观角度来看,据高盛8月发布的最新宏观研判,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有望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医药创新领域。最近国内创新药政策更新则释放支付体系优化信号,也有望进一步释放创新药商业化潜力。多重利好催化下,此轮港股医药估值修复势必将是一个确定性极强的长期过程。
回到亚盛医药,智通财经观察到,近段时间,海内外多家机构更新了对公司的研报,重申“跑赢行业”或“增持”评级,但其给出的目标价却未能跟上亚盛医药股价刷新上市新高的脚步。例如,近日公司刷新95.35港元的上市最高价,已强势突破了摩根大通最新研报给出的93港元目标价。
这一方面说明,市场主力资金对基本面稳中向好、未来成长确定性更高的价值标的青睐有加;另一方面也说明亚盛医药的估值天花板正在逐步打开,公司的估值上修有望持续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