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要闻

美股“七巨头”的底不抄了? 逢低买盘们选择站队“东升西落”

时间:2025-03-17 09:01 浏览:

  政府推出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监管宽松的政策,进而使得Alphabet和亚马逊、特斯拉等科技巨头股价不断刷新历史高位。然而随着特朗普及其他内阁官员们明确表示,为实现重塑美国经济的长期目标,他们愿意接受美国短期经济困难和股市损失,这些预期已彻底破灭,特朗普甚至强调“不能只盯着股市看”——这与他长期以来支持美股创新高的立场完全相悖。

  重返美国总统宝座开启第二任期的特朗普近期发布的一连串对外加征关税政策重挫美国企业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并且大幅推高消费者通胀预期与经济衰退预期,进而使得全球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们对于美国市场的投资情绪愈发谨慎,自从2月特朗普领导的新一届美国政府全面聚焦于对外加征关税政策以来,越来越大规模的全球资金逃离美股市场。

  市场曾热切期待所谓的“特朗普看跌期权”大幅提振今年以来表现疲软的美国股票市场,但是特朗普与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日并未透露出对于美国股市的任何支持与安抚立场,反而强调随着美国经济将摆脱对政府支出的依赖,美国经济可能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段“排毒”期。

  特朗普本人则表示美国经济将有一个“过渡期”,关税将不可避免带来的“扰动”,强调关税是为了让美国再次富强以及“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在上周,特朗普再一次淡化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因素,并且预计美国不会陷入衰退。他在白宫说道:“我一点也看不出来会陷入衰退。我认为这个国家将会繁荣起来。”特朗普还补充表示:“你不能一直盯着股市,股市会上涨,也会下跌。但是你知道吗,我们必须重建我们的国家。”

  作为回应,投资者们开始撤出美国风险资产,并大举抛售了自2022年10月开始的这一轮美股长期牛市中表现最好的科技巨头股票,以兑现利润,实现获利了结。同时,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于宏观经济层面施加的巨大压力,令投资者们持续观望,而不是像往常那样选择“逢低买入”。

  过去十年,投资者反复从投资经验中学到一点:当大型科技股出现回调时选择“逢低买入”,通常会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率。即便是2022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超33%的长期低迷走势,最终也被证明出现多个极佳的逢低买入机会,当时被严重低估的股票如Meta Platforms在随后的两年内再创新历史高。

  “中国AI投资狂潮”席卷全球! 且来自东方的科技巨头们估值低得多

  然而,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广泛贸易战引发人们对美国经济“滞胀”乃至陷入深度衰退的担忧情绪,这些逢低买盘以及更广泛的全球投资者对于“逢低买入”美股愈发犹豫,并且找到了一个估值具备优势、基本面强劲且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的新投资方向:中国股市。

  长期以来,投资界几乎一致认为,美国的科技巨头们仍然是全球质量最高的公司,它们拥有市场主导地位、惊人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现金储备。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些优势是否早已被反映在当前的股价中?且当前估值相比于2022年历史性的暴跌时期高得多,特别是当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投资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以及估值更具优势且盈利潜力强劲的中国科技巨头们今年以来强势崛起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是否正面临威胁。

  对于中国股市——即港股与A股市场而言,DeepSeek重磅推出的具备划时代意义的“超低成本AI大模型”带动大模型开始深度渗透至中国各行各业,以及阿里巴巴强劲业绩与阿里所展现出颇具雄心壮志的“人工智能超级蓝图”,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前所未见“牛市催化剂”,而这些投资者本来已经对美国科技股愈发高企的估值感到担忧。

  随着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全面崛起,并且引领以“极低成本”和不输OpenAI的“高能效”为核心的全新“AI大模型算力范式”,DeepSeek开始与医疗、金融和教育等各行业,以及与消费电子等应用终端深度融合带来的AI创新产品/服务,有望带动中国半导体、SaaS软件、云计算乃至所有行业销售额和营业利润步入新的增长范式,最终推动全球投资者们对于中国股市,尤其是科技股的看涨热情。纵观全球对冲基金今年迄今投资收益,2025年以来跑赢同行平均水平或基准股指的秘诀或法宝似乎有且只有一个准则:配置中国科技股。

  中国“科技十雄”即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百度、吉利和中芯国际,2月以来在DeepSeek带来的国内AI大模型部署狂潮推动之下,市场普遍认为这十大中国巨头将是全球AI热潮的最核心受益群体,推动2月以来股价表现远超自2023年以来带领美股一举步入长期牛市“七巨头”。WisdomTree Asset Management股票策略主管杰夫·韦尼格在2月的一份推文中直言“七巨头正在给“中国科技十雄”让位。

  华尔街大行美国银行表示,美国科技股相对于中国科技股而言,估值过高且持有量过大,该行预计,市场将出现从16万亿美元市值的美国“七巨头”到1万亿美元市值的中国“BATX”的大规模轮动

  今年以来包含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小米等中国科技巨头的恒生科技指数暴涨超30%,年内跌近5%且陷入回调区域的标普500指数则显得无比疲软。

  从指数层面的估值来看,根据LSEG统计数据,即使经历2月以来的大涨行情,香港恒生指数的12个月期限预期市盈率仅仅为7x。作为对比,即使陷入技术性回调行情,“七巨头”占据高额权重的标普500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仍然高达20x。

  法兴研报显示,中国科技“七大巨头” 的估值溢价已从2021年前的115%降至目前的约55%。仍比过去五年期的平均溢价低约20个百分点。与美国“七巨头”相比,中国科技“七大巨头” 则存在更大程度的估值折价,目前折价大约45%。法兴援引的中国“七巨头”——即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中芯国际、京东以及。

  来自B. Riley Wealth的首席市场策略师阿特·霍根表示:“目前没有人愿意贸然抄底美股‘七巨头’来接刀子,因为美股市场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尚未看到任何持久性质的反弹。”

  尽管“美股七巨头”在第四季度业绩普遍超过预期,但华尔街分析师们近期纷纷大幅下调了这些巨头们在2025年的盈利预期,主要逻辑在于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役”将推动成本大幅上行,影响全球市场的利润。据Bloomberg Intelligence预测数据,美股“七巨头”的2025年利润增速预期由1月中旬的24%降至20%附近,而2024年七巨头的整体利润增速高达34%。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今年整体的利润预期增速为12%,高于去年的10%。

  从“美股七巨头”各自的近期动态来看,每家的情况各不相同。比如特斯拉一直是特例,它的规模在七巨头中最小,利润率最低,但估值最高,这主要得益于投资者们对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的高度关注。尽管过去三个月特斯拉股价已下跌48%,其估值依旧高达预期利润的82倍。

  估值第二高的苹果则显得更加保守,目前估值为预期利润的29倍,但是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且苹果基本面前景因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以及关税因素导致成本激增而被分析师大幅下调。“七巨头”中估值最低的是Alphabet,大约为18x。尽管如此,即便是Alphabet,目前估值也远远高于2022年暴跌时的低点。

  看涨它们的投资者们也有自己的论据。衡量整体走势的“美股七巨头”指数的14日相对强弱指标最近跌破24,为2019年以来的最低点,并远低于通常表明超卖状态的30点。虽然此后反弹到36,但仍远低于代表“超买”的70点。

  来自的Leverage Shares托多洛娃表示,尽管出现抛售潮,但支持大型科技股的基本面理由并未发生显著改变,投资者重返这一领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她表示:“眼下情况更多地关乎宏观和地缘政治环境,而非这些企业的基本面急剧恶化。未来几个月,我们将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计划以及美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有更多清晰的认识,如果届时市场开始复苏,我认为‘七巨头’将再度跑赢美股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