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港股收盘 恒指收跌0.4% 大金融股全天活跃 中芯国际午后跳水跌超7%
市场憧憬中长期增量资金入市,港股早盘发力冲高,恒指一度站上两万关,但随后大市上涨乏力,三大指数午后集体转跌,当前市场仍在观望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发展。截止收盘,恒生指数跌0.4%或78.21点,报19700.56点,全日成交额为1485.15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跌0.18%,报7164.22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43%,报4515.48点。
业界向中国商务部反映,国内有关成熟制程芯片产业正面临来自美国进口产品的不公平竞争挑战,有申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诉求。天风证券认为,成熟制程芯片包含模拟/功率/MCU,随着调查的落地与进行,进一步带动国产占比,价格也有望稳步回升。
此外,天风证券表示,美国新总统就职后,对华半导体政策的变化值得关注。外部地缘政治对我国半导体的限制有望持续加速本土产业链的发展,国产替代或将成为长期趋势,人工智能/先进制程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国产替代较为迫切,本土产业链的发展机会较大。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随着欧美的电动化放缓,美国的退出新能源补贴政策。2025年电动车出口压力很大,2024年纯电动出口增速只有15%,2025年应该在零增长左右。2024年已经剧烈下滑,而且在4季度仍是持续下滑中,2025年的趋势仍是恶化中。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贸易壁垒迅速强化,特朗普的强力加关税政策的外溢效应会较明显。很多国家会采取更强硬的关税政策,尤其是对战略性的纯电动车产业的贸易保护会更严厉。
瑞银发布研报称,预测2024年内地房地产发展商盈利同比下跌27%,跌幅较2024年上半年的22%扩大,主要受到楼价于去年第三季下跌拖累。考虑到去年12月中旬起地产销售放缓,政策影响减弱,加上财报期之前盈利或被降级,目前瑞银对房企及物管商维持审慎看法,预测2025年楼价将再下跌10%,因此内房入账利润或仍未见底。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今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月22日,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达5.6万亿元。此外,万科A发布公告,旗下债券“21万科02”于1月22日支付利息;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已满足复牌指引各项要求。东方证券指出,近期多家房企债务重组、重整投资取得新进展。面对25年更大的到期债务规模,境内债务重组或将提速,且重点继续从展期转向削债。
1. 哈尔滨电气放量大涨。截至收盘,涨24.41%,报3.16港元。
哈尔滨电气公布,预期2024财政年度录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人民币17亿元,23年同期取得约人民币5.75亿元,同比大幅提升。主要原因为公司2024财政年度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提质增效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 长飞光纤光缆大幅攀升。截至收盘,涨13.71%,报15.92港元。
野村认为,公司的业务多元化努力可能会在2025年取得成果。同时作为A股博创科技等股东,野村相信长飞将受惠于其全球人工智能网络产品的需求。该行认为,在坚定的人工智能需求以及更佳的产品组合的驱动下,长飞的收入和盈利会迎来转折点。
3. 上海电气全天强势。截至收盘,涨9.62%,报2.85港元。
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国地中心与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上海仪电等十家科研企业完成训练场运营合作签约,并与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海尔集团等十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就人形机器人生态场景合作签署共建协议,标志着上海电气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OSL集团发布盈喜,预计2024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所得溢利在4700万港元至5200万港元之间,而2023年同期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2.5亿港元,同比转亏为盈;预计收入在3.37亿港元至3.75亿港元之间,同比增加60%-79%。主要由于数字资产交易及机构业务需求增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