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要闻

《2024胡润中国外商投资企业200强》发布:鸿海精密再次荣登榜首

时间:2025-01-13 18:27 浏览:

  及其侄子郭孔丰创立,旗下品牌包括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等知名粮油品牌。目前,丰益国际在中国运营着70多个生产基地和100多家生产型企业,员工总数超过4万人。截至2023年底,丰益国际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了2400亿元人民币。

  苹果下滑至第八位,排名下降了五位。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苹果在2010年正式将iPhone系列手机引入中国,目前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17%的份额。在2024财年,苹果大中华区的员工人数超过1.6万,销售额突破4600亿元人民币。

  鲜京集团新晋上榜,排名第九。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集团主要业务涵盖半导体、石化和动力电池等领域。截至2023年底,SK集团的18家成员公司在中国共设立了51个法人实体,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达到2.8万人,且在中国的累计投资额已达到530亿美元。

  罗伯特博世排名第十,排名下降了三位。自190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博世目前在中国运营着59家公司,并拥有超过5.8万名员工。截至2023年底,博世在中国的销售额接近1400亿元人民币,占集团全球销售额的19%。

  200强企业覆盖了19个主要行业。其中,工业设备、汽车、消费品和医疗健康的上榜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有38家、37家、26家和20家,这四大行业合计占榜单的六成以上。在这些行业中,工业设备行业的增长最为迅速。在医疗健康行业中,医药企业有16家,代表企业包括默沙东、罗氏和阿斯利康。医疗器械企业有4家,分别是丹纳赫、雅培、美敦力和安捷伦。

  200强企业分布于21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其中有7个国家或地区的上榜企业数量达到或超过10家。具体来看,美国以57家上榜企业位居首位,其次是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

  200强企业中欧洲企业数量最多,共计89家。北美洲以58家企业其次,亚洲则有53家企业上榜。而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在本次榜单中没有企业入选。

  63家来自欧盟,其中德国24家,法国16家,瑞典7家,荷兰5家,丹麦4家,芬兰3家,爱尔兰2家,比利时和西班牙各1家。

  3家来自东南亚,其中泰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各1家。

  36家来自日韩,其中日本28家,韩国8家。

  1家来自海湾地区,即沙特阿拉伯1家。

  147家来自西方国家,其中美国57家,德国24家,法国16家,英国15家,瑞士11家。

  3家来自全球南方,其中沙特阿拉伯、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各1家。

  共有35家新企业跻身百强榜单,其中亚洲企业占据了16席,具体包括中国台湾的6家、日本的4家、韩国的3家,以及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各1家。

  200强企业平均在1973年进入中国市场,平均在华经营年限达51年。其中,有30家企业在中国的业务已超过100年,而10家为近20年内进入中国市场的新晋力量。

  在这些企业中,怡和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自1832年起便在中国开展洋行业务。

  200强企业平均成立于1920年,平均年龄为104岁。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圣戈班,成立于1655年,由法国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Colbert创建,为欧洲三分之一和美国五分之一的建筑提供隔音和保温材料。其次是1668年成立的德国医药化工企业默克集团,以及1715年成立的英国医疗健康企业葛兰素史克。最年轻的企业是赫力昂,它从葛兰素史克分拆出来,专注于消费健康领域,成立于2022年。

  在200强企业中,有19家在中国内地的年销售额突破了1000亿元人民币大关,其中美国和德国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6家和4家。

  美国、德国和中国台湾的上榜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年销售额分别超过了2.4万亿元、2万亿元和1.4万亿元,这三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总销售额均达到了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在200强企业中,有12家在中国内地的员工人数超过5万。其中,员工规模最大的是鸿海精密,其在中国内地的员工总数超过45万。而员工人数最多的前12家企业,共在中国内地雇佣了超过120万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