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激战高阶智能下半场:4D毫米波雷达或成激光雷达“平替”,未来全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向福瑞泰克宣布完成近亿美金B轮融资;以4D毫米波雷达为主传感器的上海几何伙伴智能驾驶有限公司在今年年中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复睿智行也曾获得2.1亿人民币战略投资。
主机厂层面,车企也在加速4D毫米波雷达的落地。搭载采埃孚4D毫米波雷达的上汽飞凡R7和搭载森思泰克4D毫米波雷达的长安深蓝旗下全新轿车SL03都已经正式开启交付;北汽集团投资了Arbe并有望搭载Arbe量产后的4D毫米波雷达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至少有接近20家本土企业在开展4D毫米波雷达相关的研发,明年或将成为4D毫米波雷达的“上车”高峰。
周轶认为:“一个行业有竞争是好事情,因为只靠一家企业去教育市场是很痛苦的。对4D毫米波雷达而言,首先要有比较好的波形设计能力和天线设计能力,其次要有好的成本控制能力,这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
中金公司认为,4D毫米波雷达全方位提升毫米波雷达性能,有望使毫米波雷达成为ADAS系统中的核心传感器之一,是毫米波雷达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至2025年,中国车载4D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在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有望分别达到1.9亿美元、3.6亿美元和5.4亿美元。
作为车规级安全零部件,4D毫米波雷达有复杂的设计、开发、验证、集成等一系列环节。
“好的波形设计能力和天线D毫米波雷达的基础,后续还需要大量的量产经验。比如,将点云技术变成跟踪目标功能就需要很多的量产经验。即使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算法,在量产过程中还是会发现诸如抖动、安装等不同的问题。”周轶说。
此外,在技术层面,4D毫米波雷达还需要克服复杂电磁环境中的干扰因素。尤其是应用4D毫米波雷达的车辆不断增多,抗干扰能力也是4D毫米波雷达制造商需要面对的问题。
“之前,我参与过欧盟的一个项目。在该项目上,国外所有雷达主机厂在一起讨论如何解决信号互相干扰的问题,最后的结论是‘各顾各的’。这意味着,4D毫米波雷达制造商不需要去考虑你给别人带来多少干扰,只要考虑如何避免干扰。”周轶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提供信号修正机制,我们自己团队也开发出一些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另外,我们也相信一套融合的系统更容易解决干扰的问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4D毫米波雷达近期风头无两,但仍未实现大规模落地。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过程中,4D毫米波雷达的实际需求究竟有多大?其降本速度能否跑赢激光雷达?都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