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快讯

中信证券:延续资本市场改革既定方向 多渠道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

时间:2025-01-23 16:08 浏览: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

  事件: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延续资本市场改革既定方向,后续细则值得期待

  2024年9月24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

  此次实施方案从五个方面入手,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资本市场生态

  1)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抓紧推动第二批10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2)优化社保、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细化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支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充分发挥专业投资优势。

  3)提高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加快出台企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

  4)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推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规则落地,依法拓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

  5)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允许公募、商业保险、养老保险、企业年金、银行理财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我们认为改革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于以下三方面。

  延长考核周期,提升险资入市意愿和波动承受能力

  截至2024年11月底,险资投资资产余额为31万亿元,同比超过两位数增长,其中权益资产占比为21%;我们预计险资仍然是2025年资本市场主要增量资金

  优化市场生态,提升入市资金长期收益和稳定性

  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有利于险资更好实现资产负债匹配,满足客户现金回报需求。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和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有利于市场稳定,提升险资、社保、年金的长期持股意愿。

  锁定机构资金中长期属性,扩大中长期资金基础

  此次改革在新股发行、定向增发以及举牌等领域,全面拉平银行理财、保险资金与公募基金的待遇。各类机构资金在战略投资者以及IPO定增大股东身份下,将保持较长的持有期限并受到较为严格的减持约束,多渠道保证入市资金的中长期属性。同时,在当前40家金融机构和超300家上市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互换便利和再贷款业务覆盖规模。随着市场机构的广泛参与,在当前已落地1050亿互换便利和600亿再贷款的基础上,预期首批互换便利及再贷款资金的8000亿额度有望得到充分运用。

  投资策略:

  和2024年类似,预计寿险公司负债端继续受益于降息预期和调降预定利率可能,继续受益于银保市场洗牌;资产端继续面临低利率挑战,加强权益资产配置,呈现良好的投资收益弹性。在 2024Q4 市场成交回暖与同比基数不高的双重影响下,证券行业业绩增速的大幅改善有望在1月末的业绩预增季、3月末的年报季和4月末的一季报季得到多次确认。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成为业绩弹性的核心

  风险因素:地产行业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利率进一步下行风险、股市回调风险、市场成交额萎缩风险、信用业务减值风险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