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聚焦

东吴证券:效率持续提升、GW线逐步落地 钙钛矿产业曙光渐近

时间:2025-07-04 11:05 浏览: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钙钛矿技术凭借更高理论效率和快速提效能力成为光伏行业破局关键。叠层技术方面,晶硅+钙钛矿组合效率已达26.36%,未来或突破30%+,设备与材料环节将率先受益。钙钛矿效率潜力高成本低、25年GW线逐步落地,降本增效促进下,钙钛矿有望成为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方向,重点关注:钙钛矿组件、设备、封装以及TCO玻璃。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光伏产能过剩价格低位,供给侧+新技术破局

  光伏需求增速放缓,整体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中国光伏装机占全球约50%、多年高增后预计25年高位企稳;海外贡献较多增量。 N型电池量产效率25%-26%,当前实验室效率达27.81%,接近理论极限,钙钛矿电池上限高,理论转换效率33.7%,目前单结效率已达27%,且提效快,潜力充足。钙钛矿效率持续提升,GW级产线逐步落地。钙钛矿头部组件厂效率陆续突破18%:极电光能1.2*0.6m单节组件效率18.2%,并通过IEC61215/IEC61730测试;协鑫光电1m×2m量产效率破19%。GW级产线年相继投产,量产效率可达20%+。单结钙钛矿仍有渗透空间,叠层钙钛矿或引领下一代技术。单结产业化后成本可降至8毛以下,LCOE性价比下仍有渗透空间;叠层组件效率可达30%+,当前4端子效率达26.36%,晶硅+钙钛矿叠层或脱颖而出。

  百MW中试线年钙钛矿行业初步显露市场,百MW中试线年多稳定运行+小规模出货,钙钛矿迈向GW线逐步落地投产;行业已有京东方+极电光能两条GW单线纤纳光电、协鑫光电、宁德时代等GW线年仁烁光能等厂商亦有望跟进GW线投产。技术上单结钙钛矿依靠差异化求存、叠层组件依靠效率突围光伏主力市场。目前晶硅大厂倾向选择钙钛矿/晶硅叠层的路线,全钙钛矿路线更适合初创企业。效率上单结量产稳步推进至19%-20%,叠层瞄准27%+。稳定性方面头部钙钛矿厂均通过IEC61215及61730测试,并逐步建立户外电站。预计27年随国家级项目结项+户外电站观测3年+,稳定性争议或有定论。

  市场前景广阔,设备+材料率先受益

  钙钛矿工艺流程较短,易于扩大生产。当前百MW量产成本约1-1.5元/W,玻璃等封装材料占比30%+;预计GW级有望降至8毛/W以内。设备端镀膜设备价值量最高,占据投资绝大比例。百MW级线亿元,其中镀膜:涂布:激光:封装设备比例约50%:25%:15%:10%;后续GW级设备投资预计约7-10亿元/GW。该行预计钙钛矿产能2030年有望达百GW+,组件市场近400亿,设备逐步受益。下游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预计分布式场景2030年有望率先提升至5.6%渗透率,地面市场逐步拓展。预计2030年钙钛矿组件产量有望约45GW,对应玻璃市场空间122.8亿元、封装材料市场46.5亿元、靶材市场49.8亿元。预计2035整体市场有望130GW, 对应的玻璃市场310.6亿元、封装材料市场117.5亿元、靶材市场125.9亿元,CAGR达78%,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