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中泰证券:健康消费潮下椰子水迎爆发式增长 成本压力与差异化竞争并存
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中国椰子水市场2019-2024年复合增速达60.8%,规模突破10亿美元,但原材料成本上涨、终端价格下行。行业呈现国际品牌占高端、本土品牌攻B端、新锐品牌靠营销突围的格局,其中IF品牌以33.9%市占率绝对领先。该行认为椰子水成本主要由三个因素影响:不同品种椰子代替泰国香水椰;浓缩稀释再复原;3)灭菌工艺不同对成本同样有影响。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市场快速扩容,行业竞争加速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全面觉醒,国内椰子水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19-2024年间中国椰子水行业规模由1.02亿美元增长至10.93亿美元,复合增速达到60.8%,远超同期全球市场14.7%的增速。行业内参与玩家逐渐增加,国际品牌依托全球供应链和品牌认知度的优势主打高端市场,本土品牌依托供应链优势及渠道深耕布局B端和大众市场,新兴品牌依靠差异化创新和营销突围,跨界玩家依托供应链、渠道和流量优势冲击市场。20-24年间椰子水品牌数量由不足20个激增至50家,头部以外市场竞争格局分散,IF以33.90%的市占率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为第二名的7倍。
原材料成本上行下的价格博弈
极端天气+出口量增加导致椰子价格上行,2024年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东南亚主要椰子产区普遍减产,叠加国内椰子水市场快速增长带动东南亚椰子产区出口量激增,推动椰子价格大幅上涨。但终端椰子水价格下行与成本上行形成鲜明对比,目前预包装椰子水1L装产品价格普遍突破10元,该行认为主要由三个因素影响:
不同品种椰子代替泰国香水椰。香水椰相较于普通椰子而言甜度更高,同时产区限制带来价格成本更高,部分椰子水商家使用成本更低的印尼、越南老椰水混合少量香水椰降低成本。成本端来看,泰国香水椰原料成本约20元/L,而印尼椰子成本仅为4元/L,印尼椰子榨取椰肉后的“二次”边角料水,成本近2元/L。
浓缩稀释再复原。大部分椰子水产品在产品标注中同为“100%椰子水”,但“NFC椰子水”与未标注NFC的椰子水在产品质量和成本方面有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椰子水本身含水和糖分,加水稀释或后加糖均无法通过常规检测区分。部分品牌为改善口感、延长保质期或增添风味,还会添加柠檬酸、维生素C和食用香精等成分,导致每瓶椰子水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灭菌工艺不同对成本同样有影响。NFC产品同样有超高温瞬时灭菌和无菌冷灌装两种灭菌方式,超高温瞬时灭菌会使产品产生类似“玉米须”的味道,而无菌冷灌装没有,但设备成本同样更高。
轻资产运营+多元化营销助力IF领跑市场
原材料成本优势叠加极致轻资产运营提升整体效率。原材料端依托泰国母公司实现成本优势,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使原材料成本比竞争对手低18%。生产端通过泰国本土加工生产降低冷链运输成本,同时核心生产优势把握在母公司及核心采集商中,代工厂仅负责灌装等环节,物流端公司按需采购存货,代工厂直接发往客户,最大限度降低持有成本以及库存过剩或产品报废相关风险,再加上高效供应链体系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