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国信证券:推进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险资加大红利资产布局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资产端长端利率下行,叠加权益市场的持续波动,保险公司资产端显著承压。此外,优质非标资产的陆续到期为险资增厚投资收益带来一定压力。与此同时,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类权益资产加剧利润表波动。在此背景下,险资持续加大长期优质红利类资产的配置力度,叠加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持续推进,红利类资产仍是险资布局的核心脉络。
2025年3月4日,金融监管总局近期批复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等5家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为600亿元。
截止三月初,中国人寿联合新华保险发起设立的鸿鹄基金已成功投资落地500亿元。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批复同意中国人寿继续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基金二期,预计投资方向仍将以红利类资产为主。
从标的属性来看,伊利股份及陕西煤业均具备较强的中长期盈利能力及稳定的股息水平,符合险资价值投资及长期投资需要。从股息率表现来看,伊利股份及陕西煤业过去十年平均值分别为2.80%及4.90%,股息率相对稳健,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截至2023年末,上述两家上市公司股息率分别为4.49%及6.29%。
ROE方面,上述两家公司均表现出较强的中长期盈利能力,过去十年平均ROE分为别22.89%及17.26%。截至三季度末,伊利股份及陕西煤业ROE分别为20.20%和20.73%。预计未来险企将进一步增持具有稳健分红分红、高资本增值、高ROE属性的资产,匹配保险行业资产端长期、稳定的需求。
2025年3月4日,金融监管总局近期批复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等5家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为600亿元。截至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试点,总金额1620亿元。保险资金发挥了长期资金、耐心资本作用,有力支持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险资加大布局港股优质红利资产
2024年以来,以长城人寿、平安人寿、中国太保、瑞众人寿等为代表的公司纷纷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的举牌,主要行业集中在公用事业、交运、银行等领域,具备高分红及相对稳定的ROE水平,红利属性显著。
香港联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3月4日,平安人寿增持农业银行H股4835.2万股,平均每股作价4.6933港元,涉及资金2.27亿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21.85亿股,持股比例由6.95%升至7.10%。同日,长城人寿增持大唐新能源H股及秦港股份H股,增持后持股比例分别为14.43%及27.04%。
以四大行为例,其业绩及股价表现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同时股息水平较高且保持稳定,匹配险资负债端资金流需求。此外,相较于A股市场,港股具备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的特点,为险资长期资产布局提供更好的配置“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