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业界

中国太平分红险转型取得成果,中期业绩彰显改革成效

时间:2025-08-30 16:35 浏览:

  在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持续下行跌破2%的当下,保险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2025年一季度,寿险公司新产品中分红型产品占比已近四成,行业数据显示未来三年分红险市场增量预计将超1.8万亿元。

  这一转变背后,是利率下行周期中利差损风险累积、消费者财富保值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而中国太平率先交出了一份靓丽的转型答卷。

  中国太平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其核心子公司太平人寿的寿险业务已构建起以分红险为核心的产品矩阵:上半年太平人寿长险首年期缴保费中,分红险占比高达87.1%,新单长险结构中分红险占比更是达到91.3%。

  基于“保证收益+浮动分红”的风险共担机制,与传统寿险固定收益的刚性兑付不同,分红险将部分投资风险由保险公司与客户共同承担,通过精算技术将预定利率设定在更保守水平,从源头降低利差损风险。同时其长期持有特性使退保率较传统产品低40%以上,叠加监管要求建立的分红平滑储备池机制,能有效缓冲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波动。得益于分红险占比的提升,在主要经济假设不变的前提下,相比去年同期,2025年上半年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受不利情景负面影响的幅度由30.5%大幅缩减至5.5%,展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

  转型成效源于系统性改革举措。据太平人寿临时负责人王旭泽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这一成果的取得,是中国太平自上而下战略锚定、提前布局、高效执行的综合结果。

  从战略层面看,太平人寿积极响应低利率环境下监管支持发展浮动收益型保险的号召,在集团及股东富杰的全力支持指导下,明确分红险转型方向,通过多次全层级会议、专项培训与深度宣导,反复解读转型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意义,最终实现总分公司、内外勤团队、前后线部门的思想高度统一,为转型筑牢认知基础。

  在具体布局上,公司早在2024年下半年便率先启动转型工作,形成“观念引导+技能提升+政策配套”的立体化推进体系:一方面聚焦队伍能力建设,通过案例教学、合规解读等方式转变传统销售观念,同步开展分红险专项研修与实战演练,提升管理层经营

  2025年上半年,公司进入全面执行阶段,全系统内外勤严格遵循既定战略,形成“一个理念、一个声音、一个动作”的执行节奏:产品端聚焦分红险投放,压缩非转型导向产品规模;考核端加大分红险业务权重,建立与转型目标挂钩的激励机制;资源端则将服务资源向分红险倾斜,例如优先为分红险客户匹配集团康养、医疗等生态服务。这种“战略-布局-执行”的闭环推进,不仅保障了转型成效,更让管理层与一线团队对分红险转型的认知持续强化,为后续深化转型积累了实践经验、坚定了发展信心。

  中国太平的转型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中金公司因此将其目标价上调25%至28.4港元,指出其分红险转型“领先同业”,看好负债端改善带来的估值修复空间。中金认为,太平在投资端聚焦“长期价值+稳定分红”资产,探索境外债券配置补充固定收益,为分红险收益提供坚实基础,这种“负债端转型+资产端匹配”的模式,正是当前应对低利率环境的有效路径。

  随着转型深入,中国太平正释放长期价值潜力。2025年上半年太平人寿不仅实现了新业务价值同比高增22.9%,太平人寿最能体现长期价值潜力的指标——内含价值达到2235.91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8.1%。集团公司股东应占每股总内含价值达到53.03港元,较去年末的48.57港元高增9.2%——这也充分验证了分红险转型对提升公司价值的核心作用。

  在行业转型的关键期,中国太平以清晰的战略、果断的执行和扎实的业绩,树立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优先的转型标杆,其经验将推动更多险企加速产品创新与结构优化,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