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全球资金聚焦中美! 两会与特朗普讲话、非农万众瞩目 股市继续上演“东升西降”?
在3月的首个交易周,一系列重磅大事件与重要经济数据来袭,全球投资者们的目光聚焦于中国与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关于中美两国政策与经济数据层面的任何动向都将对中国与美国股市,乃至全球股市走向带来重大影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5年3月4日12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
DeepSeek-R1横空出世以来,涵盖英伟达、微软以及谷歌等科技公司的“七巨头”领涨美股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投资者们开始强烈质疑美国科技巨头们对于人工智能堪称狂热的AI烧钱计划是否合理。除了Meta,其他巨头的股价表现都大幅跑输标普500指数,成为拖累整个美股上涨的最核心负面催化剂。
“科技十雄”即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百度、吉利和中芯国际,2月以来在DeepSeek带来的国内AI大模型部署狂潮推动之下,市场普遍认为这十大中国巨头将是全球AI热潮的最核心受益群体,推动2月以来股价表现远超自2023年以来带领美股一举步入长期牛市“七巨头”——即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以及Meta Platforms,它们乃标普500指数以及纳指屡创新高的核心推动力。WisdomTree Asset Management股票策略主管Jeff Weniger在一份推文中直言“七巨头正在给中国‘十巨头’让位。
若两会释放关于需求侧的重磅利好带动科技股与大消费共同上涨,高盛所预期的中国股市长期牛市行情有望徐徐展开。华尔街大行高盛在经历“DeepSeek冲击波”重创美股科技巨头之后,展现出该机构对于中国股市的看涨热情。高盛研究部的中国股票研究团队预计,未来十年AI的广泛普及有望推动中国股票整体盈利每年提高2.5%,高盛还将MSCI中国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分别上调至85点及4700点。
MSCI中国指数已经步入“技术性牛市”,该基准指数涵盖阿里巴巴、腾讯、贵州茅台以及长江电力等中国核心资产,当前徘徊于72点附近。沪深300指数则徘徊在3890点附近,根据高盛的上涨预期,这两大指数潜在上涨空间均接近20%。
在DeepSeek所引领的“低成本+高性能”AI大模型为整个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赋予更多希望的同时,高盛团队也指出强有力的政策刺激同样将是推动股市持续上涨、跨越宏观环境挑战不可或缺的动能,这也是为何高盛认为两会释放的重要信号对于中国股市牛市轨迹而言至关重要。
在华尔街,看涨中国股市的不止高盛这一家顶级机构。另一华尔街大行美国银行表示,美国科技股相对于中国科技股而言,估值过高且持有量过大,该行预计,市场将出现从16万亿美元市值的美国“七巨头”到1万亿美元市值的中国“BATX”的大规模轮动,并且该行还认为如果中国零售销售加速,股市上涨动力或将从科技板块扩展到消费板块。
全球最大规模对冲基金之一英仕曼集团近日表示,该机构对中国股市的投资前景十分乐观。该集团的股票配置负责人Edward Cole表示,中国股票是今年最确信的交易之一,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带来的新升值将推动投资回升。Cole还表示,中国政府的刺激措施以及投资者们远离估值愈发昂贵的美国科技股都为中国股市提供了强力支持。
国际大行瑞银强调,中国股市的软件股将是“DeepSeek融万物”大趋势的核心受益群体,特别是在企业工作流自动化、知识管理和垂直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方面。瑞银预测中国股市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市场涨势可能还未过半,尤其是阿里巴巴等软件股票,未来估值提升空间非常大。瑞银分析团队表示,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通常会推动相关股票的估值大幅抬升。在过去的4G、5G和云计算时代,相关股票的表现都优于整体市场50%到100%,且这种反弹通常会持续1到2年。
特朗普讲话与非农就业数据来袭,“滞胀”担忧能否缓解?美股将踏入深渊还是强力反弹?
最新关于美股,乃至全球股市的动荡源于特朗普本人正式宣布将对中国加征新关税,并计划下周起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税。针对中国商品的新关税加剧了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战升级,乃至引发新一轮全球贸易战的担忧,经济学家们纷纷美国警告对中国、加墨关税可能将其推入经济衰退,这也是金融市场对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或者“滞胀”担忧加剧的逻辑,毕竟近期美国经济数据与消费者通胀预期均显示通胀卷土重来,以及美国消费者信心和服务业PMI的下滑程度远超市场预期。
此外,由于特朗普未能像市场所预期的那样叫停对于全球贸易大国的关税,市场开始担忧所谓的全球“对等关税”,以及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对于钢铁、芯片以及药物类产品的关税也将按照此前计划实施。
美东时间3月4日,特朗普将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发表讲话,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特朗普的演讲将围绕其政策重点——比如关税、未来经济计划和外交事务议程展开,如果特朗普释放出超出市场预期的关税政策信号,对于美股以及全球股市来说可能又将是一大利空。
多年来,美国经济始终面临衰退,乃至滞胀预言,但是劳动力市场持续成为推迟这些担忧的核心力量。因此,如果非农强劲,“滞胀”或“衰退”担忧情绪可能降温。
虽然最新公布的PCE报告显示所谓的“核心PCE”创下2021年初以来的最小年度涨幅,但是报告显示消费者支出降幅超出预期,引发人们对美国经济韧性的担忧。随着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整体显示出通胀粘性十足,同时消费支出疲软、商业活动大幅降温以及消费者信心异常萎靡之后,市场热议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可能性,而滞胀可谓是对于美联储来说是最头疼的经济难题,在“滞胀”背景之下降息空间将被严重制约。
因此特朗普即将发表的演讲以及非农对于市场洞察美国经济前景而言至关重要,尤其是若非农大幅低于预期,“滞胀”预期或将大幅升温,届时美股可能进一步下跌。
华尔街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上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14.3万,失业率维持在4%。但劳动力市场疲软迹象已持续显现数月: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年内高位,持续领取失业金人数持续攀升。职位空缺与劳动力流动调查报告显示职位空缺数持续下降,空缺职位与失业人数比值正快速逼近1:1。
华盛顿的政策动向也为就业前景增添变数:由马斯克主导的DOGE推行的联邦雇员规模收缩政策,将在未来数月持续影响就业数据。凯投宏观经济学家Bradley Saunders指出:“尽管舆论关注度较高,但特朗普政府与马斯克近期对联邦雇员的三重打击——招聘冻结、自愿离职补偿与试用期员工大规模裁员——对2月非农数据影响微乎其微。”
但长期来看形势可能更为严峻。美国银行经济学家Aditya Bhave指出:“考虑到政府进一步缩减联邦雇员规模的计划,裁员规模可能随时间推移持续扩大。我们估计政策直接影响可能导致本财年末联邦雇员减少超20万人。”该经济学家同时警告,联邦承包商可能因国会预算削减调整招聘计划,而失业联邦雇员的消费收缩也将拖累整体经济活动。美银总结称:“简言之,联邦雇员规模缩减措施是我们对年末失业率4.2%预测值的上行风险。”
每家美国零售企业的财报都在讲述两个故事:企业自身叙事与美国经济整体图景。本周即将公布业绩的三大零售商——开市客、Abercrombie & Fitch与塔吉特——将提供双重注解。
开市客是数十年来的市场赢家,然而该公司管理层在12月业绩电话会上表示“会员对消费决策愈发审慎”,近期公布美国经济数据暗示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密歇根大学最新公布的2月份通胀预期显示,美国消费者们5年期-10年期的通胀预期终值3.5%,创2021年5月份以来最大环比升幅并创1995年以来新高,美国消费者们愈发担心特朗普上调关税将导致物价上涨,甚至担忧企业因通胀与美联储高利率重压而大幅裁员,进而导致他们预计有可能大幅削减消费支出,而消费支出乃美国经济自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以来持续强劲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