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搭乘人形机器人概念,敏实集团能否走出估值低谷?
证实了敏实集团已经开始全面布局新型业务赛道,切入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消息。在投行研报以及概念驱动下,敏实集团股价不断走高。
其实敏实集团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但奈何估值2021-2024年连续四年下跌且已经腰斩,那么,人形机器人会是敏实集团估值的救命稻草吗?
2025年将规模量产,人形机器人迎来商业化
先说行业,已有迹象表明,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迎来商业化浪潮,这将为产业链各链条带来千亿级别的市场蛋糕。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萌芽探索阶段、集成发展阶段、高动态发展阶段、智能化发展阶段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智能化发展逐渐向大规模应用过渡的阶段。2025年,DeepSeek以及特斯拉的Grok 3AI大模型相继问世,以宇树科技及Figure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终端主体纷纷亮相最新成果,量产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今年1月在央视春晚,宇树科技携手新疆艺术学院共同打造的创意融合舞蹈
业绩稳健但断了派息,新领域贡献或拔高估值
敏实集团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近几年切入新能源赛道,加码电池盒业务,目前拥有塑件、金属及饰条、铝件以及电视盒等,业务咋一看跟人形机器人并不搭边,但作为全球汽车外饰小件隐形冠军,具备全球化市场,自然不会错过人形机器人这块市场蛋糕。据悉,该公司已经成立敏实研究院,以此聚焦新赛道发展,而其董事长秦荣华亦投资了马斯克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约1000万美元。
机器人部件业务预计要到2026年才能有收入,但当前业务表现也较为强劲,整体业绩保双位数的复合增长率。2020-2023年,该公司收入复合增速为18.1%,2024年根据上半年增速判断,预计仍超过10%。电池盒业务是最大的增长亮点,收入份额从2020年H1的1.19%提升至2024年H1的21.56%。
除了电池盒业务外,敏实集团也积极把握新能源浪潮推动的智能化契机,布局单车价值量更高的智能外饰解决方案,产品涵盖以智能标牌及智能发光保险杠总成为代表的智能前脸系统;以电动尾翼、贯穿式尾灯及防夹条APS为代表的智能尾门系统。根据申万宏源研报,2023年该公司智能集成外饰系统陆续收到订单,且蔚来、小鹏 、日产等客户塑料尾门开始量产,该业务有望成为继电池盒业务之后新增长极。
值得一提的是,敏实集团的盈利能力也较为稳健,基本保持和收入同等的增长趋势,2024年毛利率及净利率同比有所提升,H1分别为28.5%及10.63%,主要为成长性较好的电池盒业务毛利率维持上升趋势。不过该公司ROE回报率不算太高,每年基本在10%左右,2024年年化为11%。
业绩虽然较为稳健,但在派息方面并不积极。2022年之前,该公司维持较高额股息支付率,稳定在40%左右,但2023年以来就没有派息了,在回购方面,2024年8-12月有过回购记录,累计回购21次,累计回购额1.42亿元,或也正因为回购提振,该公司股价触底反弹,重回升势。
近期人形机器人概念带火的该公司,各大机构也密集出来站台,并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其中美银证券对该公司2024至2026年盈利预测按年增长分别为17%、19%及18%。不过机构投资者看法不一,摩根大通看好,持续增持公司,最近一次增持为1月14日,增持总金额约为2729.95万港元,小摩则不太看好,在1月3日减持总金额约为1763.48万港元。
综合来看,敏实集团的人形机器人业务尚未贡献业绩,有赖于行业商业化浪潮到来,不过从技术成熟度以及参与者的规划看,2025年有望迎来量产浪潮,而该公司部件业务也将超预期实现业绩贡献。该公司业绩较为稳健,电池盒以及新能源企业部件业务是最核心的增长点,然而公司连续两年不派息,股东回报力度不够。
近几日该公司成交量放大,主力资金流入明显,其中港股通净买入171.2万股,但也堆积了较大的短线获利盘,叠加过去四年的套牢盘,后期短线波动较大。就长线而言,公司人形机器人部件业务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另外若重启派息政策,吸引长线投资者入场,其估值或将步入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