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欧佩克原油产能连续两个月扩张 “产能过剩”论
石油输出国组织原油产量连续两个月增加,利比亚原油产能继续从政治争端中恢复过来,这场争端曾经导致其最大规模的油田被迫关闭。利比亚石油产量恢复抵消伊拉克持续限产带来的影响,使得欧佩克原油产量增加,这也使得大宗商品交易员们对于包括原油与成品油在内的整个石油市场的“供应过剩”论调愈发强烈。
周日,沙特王储本·萨勒曼在艾因市会见了阿联酋总统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他们讨论了双边关系以及该地区和国际发展。
“产能过剩”即将成为现实?
随着欧佩克连续四个月下调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预期,以及国际能源署与华尔街大行们所主导的“2025年石油供应过剩”观点逐渐被交易员们所接纳,对于原油以及汽油、重柴油等成品油期货交易市场,大宗商品投资机构们普遍对于2025年的价格前景持深度悲观态度,尤其对于布伦特原油以及WTI原油价格前景。交易员们纷纷定价石油“供应过剩”预期,乃石油市场交易价格自7月以来持续低迷的核心逻辑。
由于中东紧张局势大幅缓解、俄乌冲突出现缓和迹象、美国大幅增长原油供给以及欧佩克与IEA近期大幅下调石油需求预期,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自 7 月以来已经大幅下跌约20%。近期持续徘徊在今年以来的低点附近,显示出即使美联储宣布降息周期开启,市场资金仍然不看好今年剩余时间以及明年的全球石油增长需求。
随着欧佩克连续四次下调包括原油以及原油经过加工后得到的各种成品油的整体石油需求预期,欧佩克可谓彻底放弃自今年以来对于全球石油需求一直持有的强烈看涨预测。
全球疲软的石油需求前景也凸显“欧佩克+”这一产油国组织所面临的挑战,欧佩克+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全部成员,再加上俄罗斯等重要产油国所组成。11月早些时候,在国际原油价格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持续暴跌的背景之下,欧佩克+如市场预期的那样推迟了从12月开始提高石油产量的计划。
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则更加悲观,IEA 在11月的月度报告中表示,由于能源转型导致中国等亚洲需求国的石油需求持续低迷,全球石油市场明年将面临超过100万桶/日的过剩,从而缓冲中东及其他地区动荡对油价的影响。该机构预测,尽管需求增长放缓,但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圭亚那等生产国的供应量将在今年和明年增长150万桶/日。因此,即使欧佩克+放弃恢复产量的计划,明年全球供应量仍将超过需求量100多万桶/日。
华尔街大行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以及高盛近期发布的研报均显示,预计最早2024年年末或者2025年初之后,整个石油市场可能会从略显紧张的供需平衡转向潜在的供应过剩趋势。美国银行在2025年市场展望报告中表示,由于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大幅增加,加之欧佩克+部分产油国可能拒绝全面执行减产,有可能坚持释放更多供应规模,石油市场或将进入供应过剩周期,美国银行预计布伦特原油2025年全年均价约为65美元/桶。
来自花旗集团的能源策略师马托西亚·弗朗西斯科表示,市场交易员们普遍认为明年包括原油以及成品油的整体石油库存将“大幅”增加。“如果石油生产商集团坚持执行他们的生产增加计划,石油市场的供应过剩规模可能会增加近一倍……达到每天大约160万桶。”花旗策略师弗朗西斯科表示。
即使“欧佩克+”不解除自愿减产,花旗仍然坚定看跌2025年原油价格走势。弗朗西斯科领导的花旗策略团队预计,明年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交易价格可能大幅跌至每桶6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