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能链智电出席COP29,联合14家单位向全球发布《
近日,
企业的存在不仅能够创造经济价值,还要推动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社企共建,助推融合发展成为了全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中国社企融合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推动公众参与碳减排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企融合的步伐,加强全球各国在社企融合方面协同合作,在COP29现场,能链智电与中国民促会一起,共同面向全社会发出“社企融合,助力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倡议”,倡议提出社会组织与企业可通过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为公众提供更多元的绿色项目及绿色教育,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秘书长王香奕、“一带一路 ”可持续发展倡议创始主席Qaiser Nawab、阿塞拜疆尼扎米占贾维国际中心首席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官Rza Aliyev、 加纳 Jospong 集团可持续发展高级官员Gloria Boamah Kusi、能链智电可持续发展总经理翟宇博、成都“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代表陈浩然等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及企业代表出席。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磅环节,能链智电还与成都“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共同举行启动仪式,面向全球发布中国在碳普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4年,碳普惠作为动员公众践行低碳、零碳行动的有效途径,在全球范围内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在公众激励机制、碳核算标准及方法学、碳资产交易变现等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作为全球以产业参与及用户行为分析为主的碳普惠领域白皮书,
现场,能链智电可持续发展总经理翟宇博详细解读了白皮书架构及碳普惠成果、行业发展趋势。他表示,随着公众绿色低碳意识的增强,碳普惠概念的普及取得了明显进展。相较于2023年,“知道并参与碳普惠”的公众占比从53%大幅提升到80%,表明碳普惠得到了绝大部分公众的认可。不过,公众需要更多样化、更丰富的场景与激励手段,有这一诉求的公众占比,从去年的32.46%增至67%,说明持续的激励机制是碳普惠发展的重要保障。
此外,从趋势方面来看,白皮书也给出了方向,碳普惠的创新融合是多方面的,与人工智能、金融、数据治理等不同领域、行业可以融合式发展,如何利用前沿技术和工具促进碳普惠机制的发展值得深思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