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兴业证券:布局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 推进海洋经济区域协同
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将海洋经济提升至战略高度,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建议重点关注海上风电、高附加值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2024年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4%,近五年CAGR为9.0%。关注海洋电力、海洋船舶与工程装备发展机遇。我国目前已形成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中国南海地区三大海洋经济圈。
兴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进一步明确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会议对于海洋经济发展议题的讨论,是继3月12日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政策鼓励海洋经济发展,围绕两个关键点
1)支持海洋新兴产业,此次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2024年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4%,近五年CAGR为9.0%。关注海洋电力、海洋船舶与工程装备发展机遇,近五年CAGR分别为19.7%、12.8%,增速位列新兴产业第一、第二。以海上风电为代表的海洋电力市场潜力巨大,2024年海上风电装机70.2GW,同比+13.6%,克拉克森预测,2035年海上风电装机量将达到389.3GW;海洋船舶制造行业景气度有所回落,需求端不确定因素增加背景下,关注高附加值船舶与绿色船舶的结构性机遇;海洋工程装备订单或以海上生产装置为主,2024年全球海工船手持订单价值831亿美元,其中MOPU订单占比52%,海工船主要受油气开发活动需求带动,新造船价格高企、绿色转型路径不确定影响下,订单或温和增长,且仍将以生产平台为主。
我国目前已形成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中国南海地区三大海洋经济圈。环渤海地区以天津、青岛等大型港口和沿海城市为枢纽带动区域发展;长三角地区以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契机,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布局;中国南海地区则在与“一带一路”创新协同发展上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