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浙商证券:国内外催化不断 聚焦可控核聚变核心供应商
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近期国内外催化不断,聚变产业关注度持续提升。技术端实现Q>1、“亿度千秒”等突破;政策端中美日欧密集出台支持法案;资本端RealtaFusion完成3600万美元A轮融资,CFS估值达80亿美元。我国CRAFT工程进度达70%,2030年代将建成CFEDR工程堆。该行建议重点关注受益ITER项目交付及国内新实验堆建设的核心设备供应商。
浙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近期国内外催化不断,聚变产业关注度持续提升
国内: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项目工程总装工作提前启动,总装工作是BEST装置建造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要将包括超导磁体系统、磁体馈线系统、杜瓦等核心部件安装至主机基坑内。
海外:1、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通过四项行政令,白宫计划在2030年前启动10座大型核电站建设,并在2050年前将美国核电产能翻四倍;2、日本正式公布了
“技术、政策、资本”有望共振,产业化进程提速
技术端:近年来核聚变重大技术突破频现,聚变增益因子Q>1的实现、EAST创造“亿度千秒”记录、HL-3实现“双亿度”等技术进展持续推动行业向产业化临界点迈进。
政策端: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等全球主要国家均发布政策法案等支持核聚变行业发展,政策重心从基础科研向产业化配套倾斜,加速技术转化。
资本端:行业近期大额融资不断、装置建设加速。1、美国核聚变初创公司RealtaFusion今日宣布超额完成3600万美元的A轮融资;2、CFS目前正在推进B2轮融资,目前已获得超过10亿美元资金的认购,公司估值达到80亿美元。
从实现“聚变反应”向“工程化”转化,聚变路径清晰
1、目前处于工程可行性验证阶段。中国核能三步走:“热堆-快堆-聚变堆”,聚变是理想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实验堆-工程堆/示范堆-商业堆,目前处于工程验证阶段。
2、我国可控核聚变路线’s年建成CFEDR工程堆,2050年建成PFPP原型电站。我国2030’s年建成CFEDR工程堆的技术路径与里程碑已取得显著进展,CRAFT工程作为其关键技术保障,总体进度已达70%;
3、国内核聚变堆主要由中核集团、中物院、中科院等科研院所领头,从实现“聚变反应”向“工程化”转化。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受益ITER项目交付及国内新实验堆建设的核心设备供应商
中游设备:联创光电、国光电气、旭光电子、安泰科技、英杰电气、合锻智能、王子新材、雪人股份等。
上游材料:西部超导、永鼎股份、精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