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要闻

克而瑞:百强房企总土储货值缩水13%至25.23万亿 去化周期攀升至6.93年历史新高

时间:2025-05-22 18:51 浏览:

  5月22日,克而瑞地产研究发文称,截止2024年末,TOP100房企总土储货值合计为25.23万亿元,较去年末下降13%;TOP100房企总土储权益货值合计18.17万亿,货值权益比为72%,较往年略有提升。TOP100房企总土储建面合计15.82亿平米,较去年末下降12%。

  从各榜单梯队的门槛来看,总土储货值的百强门槛值为205.8亿元,较去年末下降了16%;而十强门槛的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27%。总土储建面的百强门槛为63.8万平米,较去年末下降了15%;而二十强门槛下降了24%,十强门槛下降了14%。由此可见,2024年原本拥有土地储备较多的规模房企明显加强了自身土储的去化。

  96%房企的土储货值下降,龙头房企瘦身明显

  2024年绝大多数房企的总土储货值或总土储建面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从可比较样本来看,TOP100房企总土储货值中,96%房企的货值出现下降,其中货值下降幅度超过20%的房企数量占比达15%。

  2024年末TOP100房企的总土储货值中,货值规模在5000亿以上的房企数量有13家,货值规模在1000亿以下的有38家。与2023年总土储货值规模分布对比,可以发现货值规模5000亿以上的房企数量占比明显减少,而千亿以下的数量占比明显增加。

  2024年总土储货值排名前十的房企中,货值规模下降较大的分别为招商蛇口、保利发展等等。

  百强房企土储货值去化周期6.93年,达历史新高

  2024年不管是房企的土地储备货值还是土地储备建面,均出现明显下降,但由于市场需求疲软,房企销售出现更快幅度下滑。据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在此背景下,房企存货去化压力依然较大。

  根据TOP100房企总土储货值榜,百强房企截止2024年末的土储货值去化周期加权值为6.93年,为历史新高,这主要是由于不少出险房企的销售腰斩,导致整体去化周期快速上升。

  从不同货值规模房企的去化周期来看,货值规模在1000亿至3000亿房企的去化周期高达9.01年,这类房企多为出险房企,由于销售快速下降导致去化周期变动较大。但其中也有表现突出的房企,如滨江集团2024年的货值规模为1701亿,位列榜单44名;而相应的2024年合约销售达1116亿,去化周期仅为1.52年。

  除此之外,货值规模在万亿以上的房企去化周期为8.22年,同样较高;而货值规模在5000亿至万亿的房企,去化周期最短达到了5.01年,该梯队包括华发、龙湖、越秀等房企。

  现房库存去化是挑战,存货高质量比大体量更重要

  需注意的是,在当前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市场销售疲软,货值规模高并不意味着就更具备优势,保持小体量,尤其是健康的存货储备或是保障企业稳健运营的关键。

  根据2024年50家典型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来看,存货账面价值总计7.98万亿元,较去年末大幅下降15%;但其中已竣工存货占比再创新高,较去年末大幅增长5.6个百分点,账面价值占比27%,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值。在当前环境下,现房库存逐渐成为挤占房企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如何快速变现已竣工存货已成为多数房企绕不开的“困境”。

  另一方面,总存货账面价值大幅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各家房企加快去化,确认销售、结转成本;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各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存货账面价值下降。2024年,50家典型上市房企中有94%计提了存货跌价,确认了存货跌价损失1677亿元。从历史来看,典型房企自2021年至今累积确认了存货跌价损失5581亿,2021年至2023年每年确认规模大概在1300亿左右,而2024年存货跌价损失大幅增加26%。若未来市场长期疲软,房企或仍有进一步的资产减值压力。在行业发展的新阶段,存货的高质量要远远重要于大体量。

  城市更新与收储为当下政策重点房企应把握政策机遇

  当前房地产行业已迎来发展的新模式,从“规模为王”转向“产品为王”,在土地储备相关领域,房企也纷纷提出了相似的战略规划,如在新增投资方面向核心一二线城市靠拢,平衡投资与回款之间的关系,重视企业现金流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存量去化,积极配合当前收储政策,盘活存量资产。不少房企如绿地、万科、金茂等都将库存去化作为当前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方向,而保利发展、金地集团在年报中均有提及要配合地方政府的收储工作,降低资金占压。

  2025年政策的重点预计仍将围绕保交楼、收储以及城市更新三个方面。2025年3月11日,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

  5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