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国盛证券:供需共振钨行业景气延续 资源保供+精深加工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钨行业利润分配符合典型的“微笑曲线”。在“资源偏紧”与“需求弱复苏”产业逻辑未变的情况下,具备资源优势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资源供给偏紧带来的超额利润;同时,国内钨品深加工产品高端化、国产替代大势所趋,具备高端加工能力的企业有望受益于后端工艺附加增益。综上,该行认为具备资源保供+精深加工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钨行业景气周期。
国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钨:“工业牙齿”,中国优势战略小金属
钨资源主要形式为黑钨矿与白钨矿,中国以52%储量贡献83%钨矿产量。钨具有熔点高、硬度高、密度高、导热性良好等特性,多以硬质合金形式广泛应用于汽车、军工、航天航空、机械加工等领域,被誉为“工业牙齿”。基于其稀缺性及重要战略用途,多国将钨纳入“关键矿产清单”,中国明确限制钨开采及出口。
供给:中国主导钨矿供应,全球增量有限
总量结构:2024年全球钨储量达460万金属吨,主要集中于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储量占比占比分别为52%、12%、9%;2024年全球钨矿产量约8.1万吨,中国贡献全球钨矿产量八成以上,其余供应
需求:硬质合金主材,设备更新政策驱动需求增长
总量结构:2024年钨品需求量达14.2万金属吨,70%以上以硬质合金及钨特钢形式消费,终端应用于汽车、采掘、国防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硬质合金:硬质合金主要以切削工具形式消费,国产刀具逐步渗透,但与海外定价仍有差距;硬质合金产销与工业增速按高度相关,该行看好设备置换政策带动国内制造业增速回暖,带动硬质合金消费。光伏钨丝:钨丝受光伏需求带动产销两旺,成为钨品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硅片“大尺寸”和“薄片化”降本趋势下,光伏钨丝将对传统金刚线)出口管制:中国对钨品出口实行严格的资质管理,目前国内具备出口资质的主体仅15家。2025年2月为反制美国关税政策,我国对军用钨品实行严格出口管制,即期政策落地或对国内企业出口产生一定扰动。
该行认为:需求端:国内需求端受益于国内设备更新政策,硬质合金、钨特钢、钨材等传统需求有望稳增,光伏钨丝需求受益于渗透率提高维持中高增速。海外随欧洲增加军费开支及制造业修复,硬质合金需求保持稳增。供给端:国内资源受制于总量控制及资源贫化难有明显增量,海外哈萨克斯坦、韩国等大型矿山构成未来三年主要增量,部分补足供给缺口;钨价高位下,或刺激再生钨供应进一步提高。供需平衡:该行预计2025-2027年钨金属需求量将达14.9/15.6/16.3万金属吨,同比增长4-5%,供给量达13.3/13.9/14.2万金属吨,同比+6.7%/+4.8%/+1.7%,供需缺口仍存。综合来看,该行预计明后年钨供需维持偏紧格局,支撑钨价中长期维持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