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推动产业全方位提档升级 区人大常委会召
9月28日,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主任会议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高晓东主持会议,副主任邢文龙、陶冠红、金玉平、潘宜顺出席会议。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虎丘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陆振华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区政府、管委会关于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监管工作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高新区加快建立产业用地“供给-监管-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切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优环境,积极探索走在高质量发展最前列的新思路、新路径、新举措,努力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和节约集约。
一是精心谋划决策,做好产业项目事前服务管理。探索建立产业项目准入机制,自2019年开展产业项目预审以来,全区共通过产业预审项目97个。加快实现建设用地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确保供地前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严格履约管理,强化土地出让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项目巡查台账,截至7月底,开展巡查687次,累计日常巡查263次,巡查项目共计444个。全面跟踪全区新建在建项目用地情况,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新建在建项目用地138宗,其中,产业项目用地39宗。
三是探索创新研究,延伸产业项目用地项目事后监管。实现土地建设双合同监管机制全覆盖,定期开展产业用地监测,积极推广“互联网+供后全链管理平台”,创新监管模式。
会议指出,对产业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要对项目从准入、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及后续经营管理实施全过程、全要素的动态评估和监管,更好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强化统筹联动,探索建立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监管联动机制,细化分解部门职责,定期开展评估会商,确保项目落地后部门联动制度化、监管职责清单化、跟踪服务常态化。
要抓牢关键要素,梳理产业项目落地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关键要素,把好事前项目研判准入关,制定项目落地事中、事后重点监管要素清单,全面加强全过程动态监管。
要优化跟踪服务,从源头上抓好产业项目招引,在全生命周期内树立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更好支持、孵化、培育产业项目成长壮大,确保项目引得进、立得住、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