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智通港股早知道 三部门: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 蔚来-SW拟港股配售融资35亿港元
硅业分会发文称,本周硅片价格保持上行态势,其中 N 型 G10L 单晶硅片 成交均价在 1.20 元 / 片,周环比涨幅 0.84%;N 型 G12R 单晶硅片 成交均价在 1.45 元 / 片,周环比涨幅 3.57%;N 型 G12 单晶硅片 成交均价在 1.55 元 / 片,环比持平。本周下游电池需求火热,硅片采买订单较多,市场成交活跃,硅片企业纷纷提价涨价,各型号硅片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幅度。
百济神州公布 2024 年业绩,收入合计约 38.1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55%; 产品收入同比增长约 72.6% 至约 38 亿美元。毛利约 32.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54.71%; 研发费用约 19.53 亿美元,同比增长 9.82%。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 26 亿美元。
新华保险公布 2024 年业绩,公司寿险业务结构和业务品质持续优化,规模和价值实现全面增长。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1,705.11 亿元,同比增长 2.8%; 收入合计 1320.44 亿元,同比增长 82.7%。一年新业务价值 62.53 亿元,同比增长 106.8%; 首年保费口径下新业务价值率 14.6%,较 2023 年的 6.7% 提高 7.9 个百分点;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2.29 亿元,较上年增长 201.1%,达到历史新高。末期现金股利每股 1.99 元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发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营业总收入 6222.2 亿元 ,同比增加 12.4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421.51 亿元,同比增加 88.83%; 每股基本收益 0.95 元; 拟派发末期股息每 10 股 1.17 元。
中集集团发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业绩,该集团取得营业收入人民币 1776.64 亿元 ,同比增长 39.01%; 净利润 41.95 亿元,同比增长 125.14%;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 29.72 亿元,同比增长 605.60%; 基本每股收益 0.53 元,向全体股东每 1 股派发现金红利 0.176 元。
中芯国际公布 2024 年业绩,全年销售收入为 80.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 ,创历史新高; 其中,晶圆代工业务收入为 74.87 亿美元,同比增加 29.2%。毛利率 18% ,产能利用率 85.6%。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年内利润约 4.93 亿美元,同比减少 45.4%。基本每股收益 0.06 美元。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总资产约 492 亿美元,折合 8 吋标准逻辑月产能达到 94.8 万片。中芯国际在公告中称,在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公司给出的 2025 年指引为:销售收入增幅高于可比同业的平均值,资本开支与上一年持平。
北京控股发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业绩,营业收入约 840.64 亿元 ,同比上升 2.1%; 股东应佔溢利约 51.23 亿元,倘若撇除去年一次性事项影响,同比上升 5%;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 4.07 元; 建议派付 2024 年度末期股息每股 0.77 港元,连同中期股息每股 0.85 港元,全年股息每股 1.62 港元,同比上升 1.25%。
李宁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收入286.76亿元,同比增加3.9%;毛利141.56亿元,同比增加6.02%;股东应占溢利30.13亿元;每股基本收益116.98分;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0.73分。
天虹国际集团发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业绩,集团收入人民币 230.29 亿元,同比增长 1.34%; 股东应占溢利 5.54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每股盈利 0.6 元; 拟派末期股息每股 10 港仙。
南戈壁公布,该公司预期于 2024 财年将取得收益 4.44 亿美元至 5.43 亿美元,而 2023 年同期则取得收益约 3.315 亿美元; 及于 2024 财年将取得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溢利预期约 8360 万美元至 1.022 亿美元,而 2023 年同期则取得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溢利约 90 万美元。
东软睿新集团发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业绩,该集团取得收入人民币 20.42 亿元 ,同比增加 13.1%;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 4.66 亿元,同比增加 8.4%;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 4.64 亿元,同比增加 8.3%; 每股基本盈利 0.72 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 38.8 港仙。
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提到,公司的战略方向包括开拓老年教育及医疗康养业务,构建“教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报告期内,医养业务实现收入5682万元,主要是因收购东软健康医疗及其附属公司。整体来看,公司在教育业务和医养业务的双轮驱动下,展现出良好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