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头条

瀚亚投资:亚洲债券兼具韧性与回报 成为投资组合的重要部分

时间:2025-09-02 20:35 浏览:

  瀚亚投资称,面对传统避险资产的作用日益受到政治及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削弱的环境,亚洲债券脱颖而出,成为兼具韧性与回报的替代选择。对于寻求进一步分散美元资产风险的投资者而言,亚洲当地货币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吸引,并具备货币升值潜力。亚洲央行料将在未来12至18个月降息,亦有助支撑当地货币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对于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投资者而言,相对于发达市场债券,亚洲美元债券有望带来更高收益、更稳定政策环境,以及更低波幅。

  瀚亚投资提到,尽管亚洲固定收益年初至今回报较发达市场债券吸引,但其仍未获得应有关注。虽然亚洲投资者可能较熟悉该资产类别,但许多全球投资者仍倾向把亚洲债券视作整体全球或新兴市场债券配置的一环。然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上升及财政可持续性恶化,导致投资者重新考虑应否增加或维持对美元或美国资产的配置比重。相反,亚洲固定收益的基本因素似乎明显较佳。

  图1. 跨资产回报

  资料

  美元指数年初至今下跌6.3%。虽然不排除美元在技术性超卖的水平下出现反弹期,但受美国财政赤字扩大、特朗普总统在2026年6月任命联储局主席的决定,以及此前任何可能削弱外界对联储局独立性观感的动向所影响,美元长期走势或存在变数。

  瀚亚投资认为,目前,鉴于外资持有的美国投资组合资产规模庞大,即使外汇对冲比率发生细微变化,亦可能对货币构成重大影响。尽管如此,影响外汇对冲决策的因素众多,考虑到美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深度及开放程度,美元料将维持其储备货币地位。即使如此,投资者大举增持美元及美国资产的意欲可能日益减弱。投资者对美元的立场由年初的看好,转为第一季末的中性,再转为第二季的看淡。

  图2. 美国投资组合资产总持仓

  资料

  随着美国债券供应增加及通胀上升,美国固定收益投资者希望获得足够回报以弥补期限风险。因此,美国长期债券收益率仍有上升空间。我们发现,在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量化宽松政策一度有助抑制长期债券收益率,但这种政策背景已不复存在。

  考虑到上述发展,全球债券投资者进一步分散投资组合风险、提高收益及增强韧性属意料之内。

  对于以美元为基准货币,并寻求分散美元资产风险的投资者而言,亚洲美元债券的技术因素利好,综合收益率仍然吸引。根据历史数据,亚太区投资级别债券的1年期、5年期及10年期经风险调整超额回报均高于美国同类债券。虽然目前的亚洲美元信贷息差相对于历史水平偏窄,但由于企业涉及美国贸易的程度有限,信贷基本因素料将保持稳健。大部分亚太区美元债券发行人专注于国内市场,因此相对 不受美国关税影响。

  与此同时,虽然亚洲信贷总供应预计将高于去年,但由于在外融资成本仍远低于离岸美元融资成本,加上债券发行人能够获得银行融资/贷款,预计美元债券将继续录得净负供应。

  图3. 投资级别企业债券夏普比率

  资料

  或许教人惊讶的是,亚洲投资级别债券的波幅普遍低于全球投资级别债券。图4显示,由2006年6月至2025年6月,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及新冠疫情期间外,亚洲投资级别债券的月度跌幅在大部分时间均低于全球投资级别债券。

  资料

  瀚亚投资表示,对于寻求分散美元风险的投资者而言,亚洲通胀较低,实际收益率亦较高,为亚洲当地货币债券提供有力的投资依据。彭博估计,到2026年第四季,亚洲各国央行降息幅度将介乎印度的15个基点至菲律宾的60个基点。与此同时,亚洲各市场的经济周期与供求格局各不相同,为主动型债券基金经理提供机会,透过存续期、货币及信贷管理来提高价值。

  另一方面,亚洲新兴市场的实际收益率已突破历史平均值。印度名义债券收益率目前较最新通胀率高出超过420个基点,实际收益率较5年期平均值高出2.5个标准差,较10年期平均值高出1.5个标准差。同样,菲律宾、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及印尼的实际收益率亦高于其各自的5年期及10年期平均值。

  图5. 实际收益率相对历史水平偏高

  资料

  与此同时,自2025年初以来,亚洲主要经济体的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下跌,反映其流动性充裕,导致对亚洲存续期的需求强劲,有助抑制收益率,使当地货币债券市场的波幅低于发达市场债券。

  此外,在过去的18到24个月,离岸人民币市场出现结构性转变,并呈现需求上升、流动性增强以及优质发行人增加的特点。由于中国在岸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及收益率曲线平坦,中国投资者正寻求提高息差及延长信贷存续期。对于这些投资者而言,离岸人民币债券自然成为首选。受惠于优质公司增发债券以把握低成本融资机会,以及中国机构、人寿保险公司及券商等中国投资者的需求增加,离岸人民币债券的流动性亦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