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巴克莱:料新兴市场信贷前景保持强劲 且趋势有望持续
巴克莱研究团队发表季度新兴市场经济与策略展望,认为新兴市场受美国关税、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被大宗商品出口价格上涨以及投资者为分散对美国的投资而重新关注新兴市场资产所抵销。预计新兴市场本地和信贷市场的前景将保持强劲,而且趋势有望持续。
美元自年初以来持续走弱,并且情况在4月2日美国关税范围明朗后加速。因此,原则上美元走弱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并非不利因素。如果出现分散美元资产以外资产配置或对冲美元风险敞口的趋势,会进一步削弱美元,因此可能利好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资产主要受到美国重大新闻冲击和经济数据影响,前者的影响目前已消退,波动只发生在美国大选后至4月2日前这一段时间。由于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全球经济的尾部风险已经下降,而且市场已为一定程度的美国财政恶化做好准备,因此关税不确定性预计在短期内难以对市场造成太大波动。
当前市场的观望态度对新兴市场货币是有利的,美元广泛走弱以及市场波动下降尤其利好套利交易。美国风险状况的变化同时推动利差收窄,新兴市场利率对美国利率敏感度明显降低。由于全球避险资产的安全性有所下降,新兴市场利率与美国期限溢价在两年同步波动后,在今年初出现脱钩。
目前,投资者对新兴市场信贷的热情似乎不高。尽管自2022年以来资金持续流出新兴市场信贷基金的趋势似乎暂时停止,近期流入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的资金几乎全部集中在本币基金。投资者的信心和持仓似乎仍保持在适中水平。新兴市场信贷年初至今获得不错收益,表现优于许多其他资产类别,例如美国的投资级债券和高收益债券。整体而言,新兴市场主权信贷利差仅比今年2月多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高出约15个基点。考虑到宏观环境充满政策、政治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新兴市场主权信贷展现出非凡的韧性。
尽管美国4月初在解放日宣布关税政策,表示对大多数经济体征收10%的关税,但最新数据显示,新兴亚洲市场出口表现仍相对稳健。市场普遍认为,出口表现强劲主要源于贸易前置效应,不过各经济体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这种前置效应可能会持续至第二季度,随后在下半年出现回调。
巴克莱指,有迹象显示该地区核心通胀正上升。能源通胀则维持低位,与伦敦布兰特原油价格走低趋势一致。然而,如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推高油价,通胀上升趋势应该不会持续。整体而言,对新兴亚洲十大经济体2025年CPI通胀预测的简单平均值已降至1.5%,较2024年的2.2%有所回落。
鉴于4月2日解放日关税政策宣布以来,关税政策方向趋正面,而且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尚未在数据中明确反映,政策制定者有空间能在通胀数据温和的情况下对货币政策宽松采取更审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