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华创证券:政策与技术共振 量子科技产业化进程加速
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建议关注量子计算行业技术、应用发展机遇。近年来,基于中等规模含噪声量子处理器和专用量子计算机的应用案例探索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代表性应用领域和典型场景涵盖了化学、金融、AI 等众多行业领域,产业规模估值达到千亿美元级别。预计未来在NISQ 系统中完成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计算问题加速求解,实现核心应用突破。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025 年,全球量子科技领域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国内方面,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
政策与产业化协同,量子科技布局战略地位凸显
国家层面连续三年递进式强化量子科技布局,从“开辟新赛道”升级为“建立投入机制”,凸显其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的战略地位。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和“培育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持。一是突破芯片、测控等核心器件与设备底层技术;二是构建“量子+”生态,通过揭榜挂帅推动产学研融合,加速金融、医疗等场景落地。这一政策框架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研发和市场拓展路径,标志着国家战略进一步聚焦量子技术产业化。
英伟达量子日强调混合架构,量子、AI、高性能计算融合或将启航
英伟达通过量子日活动有望加速量子计算与AI、高性能计算的深度融合,主要体现为:1)技术协同:推出支持GPU 加速的量子计算系统,优化量子纠错算法在GraceHopper 超算平台的运行效率,推动混合计算架构发展。2)生态整合:通过CUDA-Q 平台吸引谷歌、D-Wave 等50 余家产业链企业共建开源工具链,降低量子算法开发门槛,例如与谷歌合作设计下一代量子设备,与Algorithmiq联合开发误差缓解技术。3)标准主导:联合甲骨文、QMware 等企业制定量子-经典混合计算接口标准,探索量子计算与Omniverse 数字孪生技术的结合。
应用场景分层突破,短中长场景适配驱动产业纵深
量子计算商业化正从“概念验证”转向“场景分层落地”。1)短期聚焦金融加密与物流优化等,如中国工商银行将量子随机数与加密服务平台安全模块结合,提升密钥生成、数据加密、报文签名等方面的安全性,七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