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康乐镇榆木庄村四举措持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康乐镇榆木庄村紧盯“五大振兴”战略目标,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做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甘肃省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建强引领发展的坚固战斗堡垒。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抓好党支部建设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努力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方法路径。村党支部坚持教育引导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落实“四抓两整治”措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升支部战斗力,增强群众凝聚力。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全面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及时研究讨论党务、村务,着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党员先锋指数争创”为载体,发挥党员“八个”带头作用,无职党员主动认领环境卫生监督、村情民意反馈、义务治安巡逻、创业致富示范等责任岗位,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构建文旅兴村的经济发展格局。利用榆木庄村临近七彩丹霞、贯穿冰沟丹霞、紧靠康乐草原的区位优势,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先后成立榆木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肃南富民旅游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两个发展平台,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打牢了基础。按照“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盘活村集体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从2019年起,规划修建占地5万平方米的休闲度假区,现已完成投资960万元,建成两种户型的特色民宿12幢,配套建设了停车场、健康步道、景观水系、休闲花园、采摘园等设施,种植了松柏、海棠、金叶榆等上千棵绿化树木及观赏花卉,配套运营占地300平方米的民族特色文旅商品展销中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禀赋,扶持培育了“绿之源”农家乐等4家乡村旅游经营示范户,全村开办各类商业门点35家,带动了20多户农牧民参与餐饮服务、商品零售等,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效应,大力拓宽了农牧民致富增收的渠道。
以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美丽和谐的新型文明村落。抢抓“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机遇,始终坚持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增进农民群众福祉的重要载体,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坚持把规划编制作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关键抓手,在充分考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群众需求等要素的基础上,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打造,委托专业规划单位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为推进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提供了科学指导。大力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完善交通标志、村民标识、景区标识5处,安装路灯32盏,景观灯22盏,全村道路硬化率100%,满足了群众出行需求。通畅排水沟渠,生活污水接入康白集镇污水处理厂,无黑臭水体。按照国家电网升级要求,改造全村电力基础设施,确保满足村民生活和乡村产业用能需求。2018年实现光纤宽带网络户通,快递物流网点建设齐全,满足群众电子商务需求,完成投资100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项目3个,文旅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断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村居民均为集中供暖,家庭洗澡间普及率100%,新建3座旅游公厕,完成17户改厕任务,配备垃圾清运三轮车1辆,投放垃圾斗15个、小型垃圾桶38个,专职保洁员3名,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发动党员群众种植松树、榆树100余株,果树1300余株,定期对进村道路、沿线山体、坝梁进行绿化,“水清、岸绿、景美、业兴、人和”的水美乡村画卷初步呈现。
以基层治理为保障,夯实平安稳定的安全发展基础。村党支部引导党员全面参与拆除危旧房屋、维修破损墙壁等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有效消除视觉贫困。村“两委”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红白理事会、义务扑火队、环境卫生评比小组等自治组织,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建成立个人品牌调解室“康丽华调解工作室”,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建设“平安村庄”“法治村庄”,组织评选“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慰问关心五保户、低保户、残疾户等,总揽村级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工青妇等各事业发展。严格“四议两公开”、驻村服务群众、党务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形成议事有规则、决策有依据、执行有要求、检查有标准的工作机制,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乡村治理清单制,将其作为提升乡村治理和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