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构建水务“抽屉式”管理模式,打造排水设施移交顺畅、权责清晰、
区水务局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求,在道路排水设施移交方面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强化统筹协调和督导调研,在局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带领下,以移交工作为契机,在排水管网管理上再发力,严格把控移交工程质量,围绕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优化排水设施功能,提升综合配套品质,着力推动道路排水设施有序移交,确保移交设施运行功能良好。针对今年突如其来的一大批市政道路排水设施产权移交申请,水务局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移交审核验收小组,实行由分管领导亲自抓,科室负责人具体抓的思路,建立水务“抽屉式”管理模式,强化组织领导,权责清晰,责任到人,小组成员依法规范、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充分发挥验收小组工作职能,形成了自上而下重视道路设施移交工作的良好氛围。
近期,济南市城市道路和桥隧服务中心、济南市政公用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济南市城乡运输局、济南市历下区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济南市历下区市政工程服务中心及济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7家建设单位向我局申请排水设施移交共25条道路,全长24972米。验收小组首先对建设单位移交的竣工验收文件和竣工图纸、窨井点位及信息、排水管线内窥检测等工程资料进行完整性、系统性审查,申请单位应对移交档案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档案资料应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要求。对资料不符合移交要求的单位进行一次性告知整改,对通过资料初审的道路排水设施组织现场勘察验收。由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汇报工程竣工情况,验收小组主要通过道路排水管网的结构性能、施工质量、通水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现场多点位抽检。对现场不符合移交条件的单位下达整改告知,待各类问题自查整改到位,再次提请现场验收程序。经综合评定,排水设施符合设计要求、质量规范和验收条件的道路,签订《市政道路附属排水设施工程交付使用管理备忘录》完成移交审批工作。
为贯彻落实市城乡水务局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窨井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验收小组在现场着重对窨井防坠网的观感质量、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核查,并对安装的防坠网进行了试压试验。因工程排水设施涉及隐蔽工程内容,为更直观的了解管线内部运行情况,验收小组采用CCTV检测,小组成员对全长1800米的新泺大街道路排水管网逐段进行勘察,全程录像,发现管道问题后进行抓拍并做好标注,通过检测发现个别雨水箅子被掩埋、部分管道存在破损、沉降、管道淤积及雨污混接等现象。验收小组根据检测结果,形成了详细的问题清单,并及时反馈给建设方,督促其会同承建单位尽快完成问题整改。
接下来,区水务局将严格按照《济南市城市道路附属排水设施移交管理制度》做好道路排水设施移交审核工作,接收符合移交条件要求的道路排水设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排水管网工程移交与接管行为,明确市政排水设施工程建设单位和接管单位的权利与义务,加强历下区城市道路附属排水设施的管理和排水管网的监管力度,切实保证城市道路排水设施正常运行,最大效能发挥排水设施服务功能和减排作用,不断提升排水设施运行效益,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化档案管理,实现历下区地下排水管线信息的动态更新。切实提质增效,为历下水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