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交银国际:后续关税力度仍有较大概率放缓 美联储首次降息或将推迟到4季度
交银国际发布研报称,当前美联储的等待是合理的:一方面,关税影响可能逐渐在未来两个月体现,比如价格压力的传导,以及对港口、运输等行业的就业冲击。另一方面,“对等关税”暂停90天可能要到7月份,在此之前很难看到明朗的关税形势,而截至目前也尚未出现任何达成关税协议的范例。基准情形下,美元信用风险,尤其是美债市场的走势已成为特朗普“软肋”,后续关税力度仍有较大概率放缓,若关税冲击对通胀、就业影响有限,则全年降息仍有可能在1-2次,而首次降息可能将推迟到4季度。
交银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2025年5月8日,美联储5月FOMC会议一致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不变,也是连续第三次会议“按兵不动”。5月利率
美国经济整体保持韧性,但软硬指标明显分化,加剧了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难度。2025年1季度GDP出现三年来首次收缩,但主要是企业为规避关税而“抢进口”所导致的暂时扭曲。同时,4月非农就业数据强于预期,失业率维持在4.2%的低位,表明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健,尚未反映关税带来的影响。
通胀方面,尽管CPI、PCE数据尚未反映上行趋势,但诸如消费通胀预期、制造业及服务业物价指数等“软指标”已经显著升高,指向未来显著的上行风险。与此同时,特朗普月初宣布的大规模“对等关税”虽已暂停90天,但前景尚未明朗,且已对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经济前景构成挑战。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等待观察”的态度,表示“无需匆忙”,并在会议中多次使用“等待”一词,强调当前形势下,等待的成本是最低的。鲍威尔明确指出,若此前宣布的关税持续存在,将对美联储的双重使命构成严峻挑战。同时,鲍威尔也提及当前情况与2019年不同,彼时美联储可以提前降息以应对贸易战带来的增长放缓风险,而现在面临的是通胀上行与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风险,因而前置降息风险较大、成本可能较高。
鲍威尔的等待在亟待维护美元信用的当下具有合理性。美联储当前面临的挑战不仅是经济前景难以判断,而“独立性”近期也不断受到威胁,正加剧美元信用的不确定性。此前特朗普已多次呼吁美联储降息,并威胁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大规模关税以及“海湖庄园协议”叙事的潜在威胁下,美元信用已遭到负面影响,而美联储选择继续等待,也有其维护独立性、避免信用进一步受损,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潜在诉求。
美联储此次会议后,市场对降息路径的预期出现明显调整。市场预期美联储首次降息的时点已由6月推迟至7月,全年降息预测仍维持在3次附近。
交银国际认为,当前美联储的等待是合理的:一方面,关税影响可能逐渐在未来两个月体现,比如价格压力的传导,以及对港口、运输等行业的就业冲击。另一方面,“对等关税”暂停90天可能要到7月份,在此之前很难看到明朗的关税形势,而截至目前也尚未出现任何达成关税协议的范例。基准情形下,美元信用风险,尤其是美债市场的走势已成为特朗普“软肋”,后续关税力度仍有较大概率放缓,若关税冲击对通胀、就业影响有限,则全年降息仍有可能在1-2次,而首次降息可能将推迟到4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