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中信证券:信创发展兼具迫切性及确定性 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
将于2025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外部供应链扰动或将持续。特朗普首次执政时期,据BIS官网等不完全统计,美国商务部针对300余家中国企业实施了科技制裁。拜登执政期间亦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了多种贸易管控,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将约140家中国实体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2025年1月13日,拜登政府在离任前夕对GPU出口实施了新一轮限制。
内部来看,政策对自主可控的支持进一步夯实,引领信创招标落地。根据亿欧智库,国务院国资委79号文明确2027年前的信创发展方向;2023-2024年,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紧急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步入“十四五”最后冲刺阶段,3月两会召开,相关政策有望推动信创招标的进一步提速。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科技贸易管控将会持续,叠加国内政策与资金支持,信创产业发展兼具迫切性及确定性。
党政信创与行业信创双轮驱动,有望迎来新一轮替换高峰。
党政信创方面,2025年党政信创有望迎来新一轮资金支持。2024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了“6+4+2”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议案。2024年12月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2025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强对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等。预计2025年起党政信创有望迎来新一轮资金支持。
行业信创方面,金融、电信等行业持续提速,其他行业加快跟进。“8”大行业为目前信创的核心需求
核心品类能力快速提升,看好以算力为代表的国产化全域机会。
根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2023年12月、2024年5月20日及2024年9月30日,三批安全可靠结果先后发布,包括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品类。测评结果标志着信创产品测评向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发展,也能够佐证信创产品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此外,国产工业软件也面临卡脖子问题,国产工业软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国产工业软件从“可用”到“好用”。自主可控的信创领域及卡脖子的工业软件领域核心品类有望充分受益。
1)算力芯片:以AI Agent为代表的应用形式扩大AI算力需求,叠加各地算力资源池加速建设,为国产芯片提供需求端的强有力支持;国内厂商中的代表其CPU性能领先,GPU逐步追近海外水平,生态持续加速建设并完善,已具备较强的国产替代能力。
2)DB:本地部署市场是信创替代的主要方向,目前以Oracle为代表的海外公司仍占据较大份额。国内厂商中的代表已具备较强替代能力,在产品性能、自主可控、Oracle兼容等方面具备较强优势。
3)OS:未来各厂商或逐步形成以OpenEuler为核心根技术的统一技术路线)EDA:全流程能力的补足是目前国内EDA企业的核心看点,其中并购整合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重要手段。国内EDA龙头已具备模拟、平板为代表的全定制设计EDA工具的全流程能力,预计2025年前后其有望完成设计类EDA工具的全流程覆盖,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5)CAD:国内企业产品能力不断提升,目前2D CAD领域AutoCAD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内代表厂商产品与其能力接近,可替代性较强。3D领域,海外巨头于各自擅长领域具有强势地位,国内企业加速对其产品追赶,国产化内需+性价比外需有望促其需求快速增长。
党政及企业IT预算明显波动的风险;政策推出和落地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带来的供应链扰动;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