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热点

阿里影业发布202425中期业绩:保持战略定力 实现

时间:2024-11-20 22:45 浏览:

  11月20日,阿里影业发布2024/25半年度业绩,受益于“内容+科技”战略的长期布局和业务结构的多引擎发力,截至2024年9月30日,阿里影业实现收入约人民币30.51亿元,同比增长17%;经调整EBITA盈利约人民币6.42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达人民币3.37亿元,实现韧性发展。

  业绩公告显示,2025上半财年,阿里影业内容收入人民币12.2亿元,同比下降2.6亿元;票务及科技平台收入人民币12.3亿元,同比增长7.1亿元;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约人民币6亿元,同比下降0.2亿元。

  2025上半财年,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阿里影业坚定执行“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长线投资优质内容,强化票务平台优势,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和投入,同时积极优化运营管理策略,稳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内容板块,阿里影业深度布局全品类娱乐内容,推动电影、演出、剧集IP联动,持续向市场输出优质作品。电影方面,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共参与出品、发行影片47部,包括

  与此同时,阿里影业也在不断强化主宣发身份,巩固电影发行服务核心能力。报告期内,由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出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引进、阿里影业协助推广的影片

  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共储备电影70部,其中,投资待映项目35部,自主研发与合制项目35部。业绩公告披露,

  为充分开发IP、提升电影内容制作能力,阿里影业还启动了制片人工作室合作计划,截止目前已有多部项目开机或者[*]青,准备陆续推向市场;同时,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已招募38位优秀导演,并在香港浸会大学成立了“阿里影业海纳计划奖学金”,着力推动影视项目合作。

  演出方面,大麦也在深度布局内容投制,目前已形成大麦Mailive、当然有戏、虾米音乐娱乐、艺展鸿图、酷小麦等五大内容厂牌,业务覆盖演唱会、音乐节、戏剧、展览、脱口秀等多个赛道,市场影响力初步显现。报告期内,大麦先后推出了2024阿那亚·虾米音乐节、莫文蔚“大秀一场”演唱会、舞台剧

  剧集制作业务上,阿里影业通过运营剧集工作室模式,加大在头部精品内容上的投入,持续打造有情感、有温度、有热度的精品佳作。报告期内,古装女性传奇剧

  在票务及科技平台板块,会员业务稳步推进,淘麦VIP会员权益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在淘票票、大麦双平台购票用户活跃和忠诚度不断增强;电影方面,凤凰云智业务继续保持全国出票影院及出票人次第一,同时着眼港澳地区及海外市场,凤凰云智国际版iCIRENA已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多个影院达成合作,以智慧新影院整体解决方案,为港澳地区电影市场带来了院线端提质增效的全新科技体验,为后续更多国家和地区市场开发探路。

  大麦稳定保持演出票务市场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实现交易总额超50%高速增长;同时,在演出现场服务领域,大麦服务项目逾2000场,服务人次逾2500万,安全性、稳定性高水位运行,成为行业首选合作伙伴。此外,大麦还以票务系统开发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港澳地区及海外业务,报告期内,由大麦自主研发的麦座国际版票务系统已交付澳门银河综艺馆使用,稳健性和专业化获合作方及用户好评。

  科技业务方面,阿里影业持续加大在AI、数字人及虚拟拍摄等创新科技领域的投入,为影视拍摄标准化、流程化和数智化寻求解决方案,推动新技术在影视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已在各地布局虚拟影棚的建设,并开始在一些电影和剧集项目中应用虚拟拍摄技术;数字人方面,已推出厘里、安诊儿等5个数字人,其中厘里签约大麦以虚拟音乐人身份正式进军音乐领域,同时继续发展代言、影视等业务,不仅担任天猫双十一运动户外推广大使,还将继续参演优酷独播剧集

  在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板块,阿里鱼授权IP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带动阿里鱼收入同比增幅逾40%,持续探索线下IP互动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完整的IP体验,同时,与spiralcute达成战略合作,获得吉伊卡哇、猫福珊迪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权。潮玩品牌锦鲤拿趣 持续推动独立潮玩IP与影剧综的结合,打造了风格各异的潮玩产品。截止目前,锦鲤拿趣已自主研发、签约了10个潮玩及动漫IP,合作影视内容40余部,包括腾讯独播剧

  市场分析师表示,阿里影业商业布局横跨电影、演出、剧集三大主流文化娱乐赛道,多元的业务结构和稳定的战略方向让其形成了可持续的发展动力。未来,随着“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阿里影业将在内容生产和文娱产业链方面形成更大的优势,穿越市场周期,带动公司迈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