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工信部:将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
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等出席介绍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表示,将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王彦青还表示,推进性数字技术攻关,聚焦人工智能、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深化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提升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数”赋能、以“数”惠民、以“数”辅政,努力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福建和服务型政府。谢谢。
请问,国家数据局成立以来,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谢谢。
感谢这位
在夯实制度体系方面,2024年以来,国家数据局聚焦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围绕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出台了21份政策文件,搭建起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
在数据流通交易方面,我们着力培育数据流通交易生态,支持24家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统一开放、繁荣活跃的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据测算,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场内市场数据交易规模同比实现翻番。
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我国数据资源生产总量持续攀升,2024年同比增幅预计超过20%。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上线日,已经审核通过的登记数据700项,涵盖的存储数据规模达到239.23TB。
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正推动研究制定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组织北京、上海等18个城市,开展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区块链、隐私保护计算等6种典型技术路线先行先试,加快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系统化应用。
在数据要素赋能方面,2024年以来,我们联合14个部门深入实施“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成功举办全国大赛,参赛主体覆盖超过30个行业大类,参赛队伍超过1.9万支,吸引汇聚近2万个参赛项目,最终遴选出数据开发利用优秀项目119个,数据要素正深入各行业、各领域,释放出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
当前,在各地区、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制约数据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的因素逐步减少,相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基本都有了较为明晰的解决方案、较为丰富的工具箱、较为科学的方法论。比如,对于数据烟囱、信息孤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许多行业领域都在开展大数据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相关情况?下一步对于推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有何工作考虑?谢谢。
谢谢这位
在技术创新方面,大规模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大数据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数据治理方面,发布大数据领域国家标准37项,5700多家企业通过了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认定,企业数据管理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在产业生态方面,大数据产品实现了数据“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覆盖,数据加工、数据集成、安全合规等领域专业服务机构蓬勃发展,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
当前,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了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推动大数据更好赋能千行百业,有三方面的工作考虑:
一是持续加强顶层设计。要加快出台
二是推进大数据融合创新。加快大数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梳理大数据领域技术图谱。推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探索,完善工业领域大数据标准体系,开展产品主数据、工业数据空间等试点,滚动编制
三是构建良好产业发展生态。持续深化DCMM的推广应用,加快构建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提升企业数据管理意识和能力。依托各类大会、大赛等活动,持续营造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峰会我们将主办大数据融合应用分论坛,进一步探讨下阶段大数据产业发展路径,欢迎大家积极关注和参与。谢谢大家。
时间关系,最后两个问题。
第八届峰会即将召开,福州作为主办城市,当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相比较往年看,本届峰会有哪些创新点?
感谢
峰会邀请了更多行业翘楚和专业领军。预计将有超过300家重量级的专业机构参会参展,其中企业超过75%、民营企业超过50%,都高于往届峰会,实现峰会搭台,企业、专家、市场主体唱主角。三大运营商、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一汽集团、华为、阿里、腾讯、科大讯飞等一批数字领域的领军央企、国企、民企都将参会参展。另外,我们还邀请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领域百名院士专家、百家数字经济小巨人企业进峰会,以“数”聚链、“五链”融合。
峰会展示了更多硬核科技和创新成果。一大批数字新技术新产品将在峰会首发,预计首展率超过65%。比如,多家机器人领域的顶尖企业将带来“具身智能”最新产品;再比如,在物流、气象、测绘等领域,各类无人机将呈现低空经济发展新态势。另外,还有类脑计算、密态计算、多模态大模型、池化技术等硬核科技,以及“人工智能+千行百业”,都将在峰会上走进大家视野。
峰会策划了更多特色活动和亮点品牌。我们聚焦热点前沿领域,新设立数字金融、数据空间创新发展、数字交通与物流等专业论坛,首次邀请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中国政法等“双一流”高校参与主办。我们邀请了三大运营商、华为等数字领军企业,同期分别举办数字产业生态大会;在1月份启动了数字中国创新大赛,还将精心策划“闽江数字夜话”“有福之州·对话未来”等特色活动,进一步提升峰会的广泛参与度、深入交流度。
峰会打造了更多数字体验和应用场景。我们采用线上线下结合、虚拟现实融合的模式,精心打造一批“即来即看即感知”、沉浸式体验的数字场景。比如,人形机器人迎宾互动、机器狗编队快闪等众多场景将亮相峰会。闽江之心、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中国船政文化城等历史文化街区,都将有AI探非遗、VR国潮剧场、元宇宙沉浸式表演等数字场景,欢迎大家来福州现场感受数字科技的独特魅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请问作为数据主管部门,国家数据局将从哪些方面发力?谢谢。
谢谢这位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国际上有人说,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在中国,电力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西部的绿电资源。过去一年,我们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大力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协调推进算力建设与能源设施协同布局。今年底,我们要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过80%。
其次,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竭动力。人工智能时代,Token作为模型处理文本的最小单元,通常是指一个单词或者单词的一部分、字符或者其他有意义的文本片段,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衡量标准。据有关机构研究表明,2024年初,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为1千亿,现在每日消耗量已经达到10万亿级,1年增长100倍。行业应用和典型场景的落地,是推动人工智能进化普及的关键一环。基于我国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我们将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做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要到哪里。进一步推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最后,持续推进数据流通交易。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动是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当前,全国数据系统正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数据集,高质量数据集也已经开始在数据交易所挂牌交易。刚才我们说到,据有关研究表明,2024年,中国数据生产量同比增长20%,数据流通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30%。我们将逐步完善数据市场规范,构建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细化流通交易规则,推动发布数据流通交易标准示范合同,降低数据流通交易制度性成本,提升数据流通交易效率,更好地助力“人工智能+”行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