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艾弗网络科技

聚焦

41%增速不够看+业绩展望平平无奇上市后的首份业绩难撑高估值

时间:2025-09-04 09:10 浏览:

  全球软件行业新势力股价在周三美股盘后交易中暴跌超14%,主要因这家设计软件领军者自7月在美股市场首次公开募股以来公布的首次业绩不及华尔街普遍预期。截至周三美股收盘的Figma股价较IPO价格几乎翻番,然而市场开始认为Figma这份业绩报告以及未来展望无法支撑该公司远高于软件股同行们的估值水平,进而大举抛售该股。

  最新的业绩报告显示,Figma公布第二季度整体营收约为2.496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41%,但略低于华尔街分析师们予以的2.5亿美元平均预期。在GAAP准则下,该公司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约84.6万美元,相比之下2024年第二季度亏损约8.279亿美元,折合每股收益则基本上是一个盈亏平衡的季度,但是低于华尔街平均预期的每股收益9美分。

  业绩报告显示,Figma报告的净收入留存率为129%,这相对于软件公司至关重要的经营指标可谓反映出来自现有客户的扩张,并且该指标不仅体现老客户增购与产品粘性,更是基于AI的强劲创收的有力证明。然而,该数据较第一季度的132%有所下降,这也是市场认为Figma业绩支撑不起高估值的关键逻辑。

  业绩还显示,Figma拥有高达1,119名年化性质的营收超过10万美元的客户,高于截至3月季度的1,031 名。

  Figma在

  对于第三季度,Figma 预计整体营收区间将在2.63亿美元至2.65亿美元之间,按区间中值计算约同比增长33%,优于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62亿美元,但是对于估值极高的Figma来说,至关重要的业绩指引展望仅仅略超预期已经无法满足市场期待。

  全年业绩展望方面,该公司管理层预计全年经调整之后的营业利润在8,800万美元至9,800万美元之间,预计全年整体营收将在10.21亿美元至10.25亿美元之间,最新的该营收区间中值意味着约37%的全年增长预期,仅仅略高于10.22亿美元的华尔街平均预期,同样无法满足市场对于Figma的高估值胃口。

  当年差点被Adobe收购的Figma是何方神圣?

  Figma正式登陆美股之际,距离其与Photoshop、Illustrator等热门创意软件开发者——美国软件巨头Adobe的并购计划流产已逾一年。

  Figma 是一家聚焦于云端协作式的设计与产品研发的平台型软件公司,核心产品涵盖Figma Design、FigJam、以及面向工程师的Dev Mode。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在纽约证交所挂牌,股票代码FIG。Figma软件平台的核心卖点不止于“设计工具”,而是协作式产品研发平台:设计师是切入口,随后渗透到产品、工程、市场与运营。有华尔街大型券商测算,其面向设计与各类相邻角色的潜在市场规模约260亿美元,凸显出渗透率仍低,成长跑道较长。

  从业务版图与产品力视角来看,端到端工作流乃Figma软件平台的核心优势之一:在同一平台完成想法发散、界面设计与组件化、原型验证与动效,再到大型设计工程的实际交付工作流;另外两大优势则分别是业内最为强大的跨角色协作与Figma独家的设计与开发生态。

  去年至今,Figma通过向客户销售Dev Mode获得了强劲的营收数据。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EO Dylan Field 在接受时表示,也正是这一强劲势头带来的高基数正在压制第三季度的营收增速。

  在第二季度,Figma 发布了 Figma Make以及Figma Sites。该公司还收购了矢量图形初创公司Modyfi以及内容管理系统初创公司Payload。

  Figma尚未开始对其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产品线全面收费,但表示已将底层的潜在成本纳入其模型。该公司未提供第三季度经调整营业利润的指引。

  “我们计划告知客户,未来他们有机会购买额外的AI额度,”Figma首席财务官Praveer Melwani 在与分析师们的电话会上表示。

  Figma可谓正把AI大模型变成效率与产品边界的双重放大器,但并非把所有流程“全自动化”,而是基于人机高效率配合与协作来提速与扩展创作空间。在 2025年Config大会上,Figma发布 Sites / Make / Buzz / Draw 等重磅新品,正在将生成式AI工具深度嵌入网站搭建、原型开发、品牌素材生成与矢量创作,扩大从设计到发布的基于人工智能创新工具的软件产品覆盖面。

  今年以来,多家软件供应商因围绕AI的担忧,以及AI是否会取代SaaS软件业务而承压。但是Field表示,他并未在公司内部看到这种情况,如果有的话,设计师的角色只会变得更加关键。

  “我认为,随着在AI的帮助下软件变得更容易构建,人们会更加认识到需要设计师的触感,”Field 在中表示。他承认Figma一直在采用所谓的“vibe-coding”工具进行 AI 驱动的软件开发。

  在IPO之后,Figma预计部分员工所持25%的股票禁售期将于9月4日收盘后到期。持有Figma已发行A类流通股略多于一半的投资者已同意延长禁售安排,即其剩余35%的股份则将于2026年8月到期。

  周三,公司股价收于 68.13 美元。公司在IPO中的发行价为33美元,上市首日股价一度飙升至115.50美元。

  文件显示,截至 6月30日,公司持有约16亿美元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可出售证券,其中包括9,080万美元的比特币交易型基金。

  “我们并不打算成为Michael Saylor,”Field 在中表示,Saylor指的是Strategy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这并不是一家类似于基于比特币持有的金库公司。这是一家设计公司,但我认为在资产负债表和多元化财资策略的一部分中,它有其位置。”

  华尔街分析师们对于Figma 普遍持谨慎立场:软件产品力拉满但估值太高

  由于估值较高,大多数覆盖Figma的华尔街分析师给予该公司中性或与大盘持平的这类趋于观望立场的较谨慎评级,而不是趋向乐观看涨的“买入”或者“跑赢大盘”评级。

  毋庸置疑的是,Figma所独创的嵌入AI大模型的设计和产品开发平台令华尔街印象深刻,但是这些顶级分析师因Figma过高估值而拒绝给出乐观的看涨评级,并且给出的12个月内目标股价也相对谨慎,意味着高估值的Figma未来股价涨势难以复刻刚上市时的炸裂式上涨表现。

  整体而言,华尔街各大投资机构对于Figma所积累的产品与庞大客户群评价颇高,认为该公司综合产品力强势领先于整个软件SaaS行业,但是上市交易以来的极高估值令他们感到焦虑。

  “尽管投资者们可能担心OpenAI等AI领军者推出的AI应用会简化应用软件设计/开发,从而与Figma形成竞争,但我们认为AI可能成为Figma的真正顺风因素。”由Rishi Jaluria领衔的RBC分析师在周一的投资者报告中表示。

  “我们该公司正在积极将AI嵌入整个软件平台,其中包括其新推出的Figma Make、FigJam AI以及Dev Mode MCP server,这些投入可能在短期内对毛利率造成压力,但对于长期增长前景而言乃积极推动因素。”

  RBC表示,市场对于Figma的普遍估值意味着2026年预期营收规模的32x,而综合类的软件同行仅仅约为10x,这促使RBC给予Figma“与大盘一致”的谨慎评级与75美元的首次覆盖目标股价。

  类似地,华尔街大行摩根士丹利以“中性”评级开启首次覆盖,并给出80美元的看涨目标价;摩根大通也以“中性”评级开启首次覆盖,但目标价更低,仅仅为65美元。

  “我们截至2025年12月的65美元目标股价基于约30x的EV/CY26E 营收,而可比较的软件公司约为12x,”由Mark Murphy领衔的摩根大通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由于模型上行潜力、新产品类别仍处早期阶段以及AI变现预期,适度的溢价倍数是合理的,但过高溢价并非理性表现。”

  同时,高盛也以“中性”评级开启首次研报覆盖,但给出了最看空的仅仅48美元目标价,意味着未来跌势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