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港股收盘 恒指收涨1.49% 医药、新消费火热 宁德时代首挂大涨16%
央行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降10个基点,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下调。港股今日全天走高,三大指数均涨超1%。截止收盘,恒生指数涨1.49%或348.76点,报23681.48点,全日成交额为2057.36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涨1.52%,报8589.0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15%,报5315.56点。
兴业证券张忆东表示,2025年下半年风雨之后见彩虹,港股将震荡向上。第一阶段,中国经济充分消化关税影响之前,港股或将维持“底部抬升的大箱体震荡”格局。第二阶段,中国经济充分消化了关税影响之后,随着中国经济政策效果显现,港股行情有望迎来基本面和风险偏好双改善,走出创新高之旅。
小米集团-W表现亮眼。截至收盘,涨4.68%,报54.8港元,成交额123.63亿港元,贡献恒指71.2点。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今早发微博称,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此外,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定在5月22日晚7点,将发布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 等。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普遍飘红,小米涨超4%,京东、阿里涨超2%,百度涨超1%。三生制药斩获辉瑞60亿美元大单,股价一度暴涨40%,带动其他创新药大涨;大消费股走势强劲,毛戈平大涨超12%,老铺黄金涨超9%;汽车股上扬,比亚迪再创新高;航运股、黄金股、电力股等普遍向好;另一边,军工股、旅游概念股走低,携程绩后跌超2%;LPR迎来年内首降,内房股走势分化。
三生制药公布,其与辉瑞公司就前者自主研发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签订了独家许可协议。辉瑞将获得SSGJ-707在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三生制药将获得12.5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48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外加基于产品在许可地区净销售额的梯度双位数百分比提成。同时拥有中国区商业化选择权。据悉,该笔授权交易的“12.5亿美元首付款”再次刷新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金额纪录。
招银国际研报指出,MNC购买中国创新药资产的热情不减,将持续成为中国创新药出海的重要动力。此外,多家创新药公司将在ASCO披露重磅数据。ASCO大会的摘要内容将于美国时间5月22日公布。该行认为,受益于创新药出海交易、国内集采政策优化、创新药丙类医保目录落地、医疗设备招标复苏、内需复苏等积极因素推动,医药行业有望在2025年继续迎来估值修复。
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叠加“618”大促提振,大消费股走势强劲。国金证券表示,有别于传统消费领域,新消费领域的多种前沿趋势正在持续塑造新的商业价值,“情绪价值驱动”、“它经济”、“AI+消费”等更加贴合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新逻辑被持续验证。华泰证券指出,看好2025年大消费板块的基本面逐步向好与龙头价值重估行情,综合考虑板块复苏节奏&不同公司经营质地,优选四大投资主线)国货崛起下的新消费投资机遇;2)高成长性的情绪消费赛道;3)蓬勃发展的银发经济;4)AI+消费。
隔夜国际金价大幅反弹,5月20日,COMEX黄金期货收涨1.41%报3232.2美元/盎司。东兴证券指出,特朗普政府政策的高度挥发令2025年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创近30年最高,而地缘政治风险指数亦触及近125年来绝对高位,黄金避险溢价延续正态化发酵。另一方面,黄金资本属性持续加强下的央行购金逻辑趋势性强化,实物持仓ETF市场规模受益于利差结构的回归而进入净流入状态,黄金供需属性强化将推动价格延续易涨难跌态势,黄金行业高景气度或将延续。
5月20日,中国央行将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从3.1%与3.6%下调至3%和3.5%,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LPR首次出现下调。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LPR下调将增强银行的可贷资金,房地产相关贷款业务仍是商业银行的重点领域,有助于促进购房需求释放。国投证券指出,经历一季度需求复苏带动的销售改善后,4月销售环比季节性回落显著,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金额4月单月环比回落幅度在40%左右,与近三年同期环比回落幅度接近。
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的募集资金净额约353亿港元,为今年全球最大的上市募资。5月16日,宁德时代确定此次发行价格为263港元/股。交银国际认为,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后,将成为“A+H”上市企业,可吸引中国内地及海外资本,支持海外产能扩张与技术研发;同时,可借助欧洲本地化生产应对贸易不确定性,进一步巩固其在电池领域的全球龙头地位,为中国企业出海树立新标杆。
5月19日,阿里影业发布2025财年业绩,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影业实现收入人民币67.02亿元,同比增长33%;归属于公司所有者利润3.64亿元,同比增加28%;经调整EBITA为8.09亿元,同比增加61%。
携程集团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净营业收入为138亿元,同比升16%;纯利42.77亿元,同比跌0.8%。经调整EBITDA同比升6.9%至42.47亿元。经调整EBITDA利润率跌2个百分点至31%。非公认会计准则的净利润升3.3%至41.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