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曙光集团上交所主板IPO“已问询” 现阶段已具备年产7.4万吨氰化物的生产能力
1月25日,安徽曙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交所主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东方证券为保荐机构,拟募资15亿元。
招股书显示,曙光集团是一家以氰化工、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为主,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化工企业;在深耕氰化物业务的同时,秉持“多头多线”的产品布局策略,积极拓展“煤头”“气头”业务,持续丰富产品种类;目前已形成氰化物、丁辛醇、煤制氢三大成熟业务板块,正在全力推进BDO业务板块的建设进程。
曙光集团现阶段已具备年产7.4万吨氰化物、年产50万吨丁辛醇和时产8.55万标方氢气的生产能力。同时,正在积极筹建年产10万吨BDO联产12万吨PBAT、年产4.6万吨PTMEG、年产2.1万吨EDTA及其钠盐的生产装置。目前,公司产品主要有丁辛醇、氰化物以及煤制氢生产线生产的氢气、蒸汽、甲醇、液氨等;待在建项目投产后,公司产品将进一步扩展到BDO、PBAT、PTMEG等产品。
曙光集团不仅是全国乃至亚洲规模居前的氰化物生产基地之一,也是
财务方面,于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以及2024年1-6月,曙光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7.80亿元、36.58亿元、35.47亿元、15.03亿元人民币;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8.78亿元、3.61亿元、5.05亿元、1.72亿元人民币。
曙光集团于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存在安全生产风险。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涉及多种危险化学品,且主要产品中氰化钠、氰化钾及相关原材料氢氰酸均属于剧毒化学品;同时,公司部分产品的生产过程涉及高温、高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报告期内,公司虽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并已按规定获取了相关业务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无法完全排除在研发、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因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其他不确定因素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倘若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将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以及业绩、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