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热浪或推高通胀 欧洲央行将“自然风险”纳入货币政策考量
时间:2025-07-04 16:01 浏览: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弗兰克·埃尔德森近日在接受时指出,全球对气候与自然危机重要性的认知正持续深化。他以2022年极端高温天气为例,强调当时德国食品价格通胀率因此上升0.4至0.9个百分点,同时对国内生产总值造成显著冲击。这一表述正值欧洲多地再度遭遇异常热浪侵袭之际,区域性高温天气已成为气候变化影响物价稳定的典型案例——科学家普遍认为,全球变暖将加剧农作物种植难度,进而推高食品价格。
美联储甚至试图淡化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包括干预全球标准制定进程,例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相关规范。
面对外界质疑,埃尔德森强调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仍坚持既定立场:基于已有研究,我们认识到需要关注的不仅是气候对价格稳定的单向影响。他透露,机构正持续分析2022年夏季极端天气等事件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以期建立更具前瞻性的分析模型。
谈及自然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埃尔德森指出其与碳排放存在本质差异:没有二氧化碳这样的单一量化指标,必须综合考量鱼类资源、森林覆盖率、土壤质量、水资源短缺及水质污染等多维度因素。他透露,短期内将通过扩大研究覆盖面和强化成果应用,深入探讨这些变量对宏观经济运行、通胀走势及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
关于政策工具的设计方向,埃尔德森表示将延续气候风险应对的成功经验:无论是制定新的政策工具,评估抵押品资质,还是未来调整资产购买策略,自然风险因素都将成为核心考量维度。他强调,忽视这类风险将导致监管机构无法完整评估银行体系的信贷风险,这已经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环节。